(上接第1版)
岁末年初,记者来到百里杜鹃管理区黄泥乡坝子村,田间山野白雪覆盖。走进该村产业大棚内,刚种下不久的羊肚菌正冒出头来,即将在春节之际迎来上市。
“羊肚菌营养价值高、卖价好,但是种植的季节性比较强,对管护的要求也很严格。”基地负责人吴正远说,去年底承包了53个大棚种植羊肚菌,农忙时节每天在基地务工的群众有20多人。
结合自身实际盘活村集体资源,坝子村引进企业大力发展生态型、经济型产业,在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现在我们周边有辣椒基地、烤烟基地、羊肚菌基地等,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就业机会。每天工资100块钱左右,只要人勤快,每年做个一两万块钱不成问题。”村民代梅琼说。
特色产业欣欣向荣,群众生活日新月异。
2021年,毕节持续优化产业布局,特色产业发展迅猛。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建成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232.16万亩,成功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基地53个,食用菌、肉牛、生态家禽等产业规模位列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5%。“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公共品牌享誉省内外,七星关生态鸡蛋、大方天麻、织金皂角、金沙贡茶、威宁高山冷凉蔬菜、纳雍滚山鸡等一大批农特产品走俏全国。
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毕节培育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2家、合作社17662个、家庭农场2468家,组织培训农民13.79万人。建成高标准农田375万亩、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134个,储存量2.92万吨。开展农业清洁生产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258万亩。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570.86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1.29%。建成“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市80%行政村,持续打通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
未来5年,毕节将实施绿色农产品加工提升和品牌培育行动,加快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辣椒等全产业链发展,力争“十四五”末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实施特色优势农业示范工程,推进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以绿色、有机及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方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特产品,瞄准粤港澳、长三角等主要消费市场,构建农产品市场和冷链物流体系,建立稳固的销售渠道,促进“黔货出山”,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