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报刊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 出版 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3 代号65-1






顺势而为 心有所想未来可期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清镇的不懈追求。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清镇市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数字活市、人才兴市”战略,在2025年全面完成“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和“强省会”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实现“三个500、六个更加”: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经开区总产值突破500亿元、物流园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发展质量更加高质高效、城市建设更加和谐宜居、生态文明更加深入人心、民生福祉更加普惠共享、改革开放更加彰显活力、社会治理更加现代高效。

未来,清镇将聚焦“一主一特”产业体系,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主攻方向,工业投资累计突破500亿元,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650亿元,有力推动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圈构建成型。5年内预算安排10亿元,通过申请省和贵阳市工业基金、获得信贷、发行公司债、推动企业上市融资等方式,撬动各类资金65亿元左右,支持工业企业及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全市将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未来城”、提质改造“老县城”、精心打造“职教城”。全力培育市场主体,累计引进中高端制造企业100家以上,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突破250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5万户左右。全力推动“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完成12个“三感”社区建设,确保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100%,提升城市品貌品质品位。

同时,聚焦“枫蔬果茶畜”五大产业,加快建设“一环九园·一核十区”,集中招引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全力推动物流新城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深入推动本地农特产品就地转化,转化率达75%以上,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市级以上家庭农场30家、专业合作社30家、龙头企业15家,引进优质农业企业15家,搭建与农户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建立2亿元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提高农业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池到2000万元。

全市将新增旅游市场主体332个,新增规上(限上)涉旅企业28家,新增总部企业10家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保持在8.5%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并力争新增温泉类旅游产品2个以上,打造研学基地15个以上,构建形成“一核两带三圈多点”的商贸格局。

全市坚持“生态立市”,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守好“一个湖”“一方土”,走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之路。深入推进“两高”企业科技创新、数字赋能、绿色改造,加快发展绿色建材特色产业,建立形成集约节约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

紧扣“人才兴市”战备,清镇加快推动岗位与专业融合,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推动一批职教城院校双创企业落地生根。联动职业院校错时开放体育、体验、教学、文化等资源,积极把职教城研学营地打造成为知名的研学旅游品牌,促进职业院校与城市人文资源互补。

此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创造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共同富裕。全力推动医疗普惠优质发展,培育招引一批重点骨干和中小型“专精特优新”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更深层次融合发展。

坚持改革直面市场、直面民生,抢抓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机遇,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全面激发发展活力与动力。统筹推进就业保障、养老服务、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中长期改革留有空间。

一张未来发展的作战图,撬动出清镇经济发展的“爆发力”。

--> 2022-01-08 1 1 贵州日报 content_42787.html 1 顺势而为 心有所想未来可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