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源远流长、灿若繁星的中国纺织文化承载着刺绣、制造、印染、服饰等非遗记忆。2006年就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苗绣,以大胆明快的着色和抽象的图腾符号,在服装上记述着苗族人的创世神话、迁徙历史和细腻情感,也因此被誉为“无字史书”、中国服饰史上的“活标本”。
底蕴深厚的苗绣在时代更迭、社会变迁之中,走出大山、亮相国外,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光。在今年以来,贵州省组建了由有关省领导负责,20余个部门、地方和企业任成员的苗绣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贵州苗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实现苗绣产业化、时尚化、国际化、品牌化发展目标。苗绣产业化的齿轮开始徐徐转动。
“发展苗绣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是第五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暨多彩贵州苗绣系列活动的主题。在大会筹备初期,中国纺联就组建了包含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从业者、院校及媒体等在内的考察团,于2021年7月11日至15日赴贵州对苗绣产业展开深度考察,从而对苗绣生存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从不同角度提出诸多,与企业、工坊、传承人等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和人才培养协议。
在这场大会中,纺织非遗行业专家和优秀的从业者们,也通过《2021年中国纺织非遗发展报告》《“十四五”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行业性指导意见》等的发布,以主题分享等方式,为贵州苗绣产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经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高勇在主旨报告中提出,面对苗绣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需要抓好活态传承,聚焦人才培养以推进苗绣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也要在讲好苗绣故事、传播苗族文化的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探索发展之路。他建议,要将苗绣作为特色产业、生态绿色产业和综合产业来进行发展。
目前,贵州已形成产业项目、产业主体、产业链条、产业园区、产业布局、产业融合的“六产联动”态势。在推动传统元素的现代表达,将苗绣打造成为时尚产品的探索中,也对创意设计、工艺制造、市场营销三大环节进行重点关注与打造。作为群众基础极为深厚的一项产业,贵州对苗绣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和方式已十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