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荣华
2021年12月27日,记者在三都自治县凤羽街道三郎社区看到,小区红色围栏顺河而上,整齐划一的楼房,白墙灰瓦红窗的装饰十分别致。文化小广场边上,“黔农驿站”便民服务站、老年活动中心、儿童之家等一应俱全。三郎社区是该县较大移民安置点之一,有576户2618人。
早上,居民韦再平刚送孩子出门上学,县委组织部、县总工会、社区干部就上门走访。
韦再平家是从都江镇怎雷村搬迁到县城的,他在社区当联防队员,爱人冯超滔在社区上班。“在社区轮休的时候我就去工地上砌砖,”韦再平说,夫妻俩每月收入有七八千元。
像韦再平一样搬迁进来实现就近就业的群众,在三郎社区有很多。“每家每户至少有1人就业,还可以就近就学就医。”三郎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白明雁说。
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标,从公共服务、就业、思想、教育、医疗等方面入手,让广大搬迁群众融入社区、融入县城。
2021年以来,三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紧紧围绕“突出县城、稳住城镇”思路,重点从“聚”人气、“育”业态、“补”短板三个方面破题,定位为建设以水族文化为支撑的山地民族特色新城,打造中国水族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