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日前,在瓮安经济开发区,随着2.5万吨黄磷生产线和20万吨活性氧化钙生产线进入最后调试阶段,贵州胜泓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泓威)新项目即将在7月初建成投产。一座曾经关停的工厂正迎来新生。
2021年,云南胜威化工集团收购原龙腾磷化、兴牧高科两家关停企业资产,成立贵州胜泓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三年攻坚,将荒废的工厂建设为“磷—硫—铁—钙”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高地。
“接手时,反应炉爬满铁锈、厂区设备及管道设备损毁严重。”胜泓威综合行政总监朱江说,2021年,当公司以1.1亿元收购龙腾磷化、兴牧高科时,两家企业已关停两年半。
胜泓威投入3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将废弃工厂改造为现代化黄磷生产线。2022年2月技改完成后,实现满负荷生产,年产黄磷达到5240吨,工业产值突破1.9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时提供了当地两百余个就业岗位。
转型的密码藏在将矿产“吃干榨净”的智慧中。“教育科研人才一体化”战略在胜泓威落地生根。7项国家级奖项认证让企业成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
“清华大学、胜威研究院等科研团队帮企业突破磷矿利用瓶颈。其中,自主研发的矿山充填胶凝材料,使磷渣固废高质化利用产品附加值翻两番。”朱江介绍,通过构建“磷—硫—铁—钙”循环链,企业实现三废资源化:黄磷尾气净化后用于钙粉煅烧,年节约标煤1.2万吨;磷渣综合利用制成工业保温棉;磷铁提炼磷酸铁锂原料。
24项专利技术让三废脱胎换骨,1584万元研发投入结出循环经济的金果。2024年胜泓威黄磷产量冲上5850吨历史峰值,同时总投资达43亿元两期重要工程也按下“加速键”:一期10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其配套项目即将试产,二期纳米碳酸钙、岩棉新材料等高端产品已排上建设施工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