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安综合保税区。 (受访单位供图)

中国移动(贵阳)智算中心。

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矩阵。

羊艾茶场。

贵州美鸿服饰有限公司带动当地就业。

南方电网贵州贵安供电局贵州电网智能作业中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文菂 丁亚
新闻提示
2014年1月6日,经国务院批复,贵安新区成为第八个国家级新区。
贵安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贵安新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紧扣“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战略定位,围绕做强经济、开放、生态、城市四大功能,全力做大经济体量、企业数量、人口总量、就业容量。
自2023年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以来,贵安新区奋力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发展目标,建设产业兴、人气旺、百姓富、生态美的现代化产业新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主要指标
2023年三季度以来,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连续7个季度保持20%以上的增速,在国家级新区中位居前列。
2024年,贵安新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大关,常住人口达45.8万人,市场主体累计达2.8万户,新增适龄劳动力就业4.2万人。
“贵安新区聚焦‘算力+产业’积极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的做法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一、产业发展集聚成势
数据
聚集大型及以上数据(算力)中心26个,算力规模超81EFlops,智算占比超98%。2024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产值增长43.2%,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73.8%。
案例
2024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突破75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增长168.3%。宁德时代贵州基地建成投产,建成动力电池产能35GWh。
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近三年新开工数据中心等217个项目,总投资达1108亿元,建成79个项目。
三、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近三年签约落地重点项目超20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400亿元。
四、科技创新活力增强
数据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8%,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8%。
案例
持续推动“四城联动”,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7家,聚集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五、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023年以来,新设立市场主体8922户,其中企业3957户。
近三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56.7%。
一、开放格局不断扩大
有对外贸易业务的国家和地区从2022年115个增长到目前的142个。
二、开放通道全向拓展
累计建成360公里骨干路网,形成“八横七纵”交通骨架路网。公路物流卡班累计货物运输1548车次。
三、开放平台能级跃升
202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规模,贵安综合保税区在全省3个综保区中位列第一,成为全省首个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百亿的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
四、开放主体不断增加
2024年底,累计在海关备案的外贸主体共计327家,其中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规模10亿元以上外贸主体4家、1亿元以上外贸主体25家。
五、开放业态创新发展
贵安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业态2023年在全国综保区考核单项排名中位列前30名。
一、生态城市建设加快
海绵城市占城市建成区面积7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2.8平方米。
二、生态治理力度加大
1.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良率等七项指标实现100%达标率。
2.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提升到85.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1.4%。
三、生态保护持续加强
数据
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治理,水土保持率稳定在89%以上。
案例
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行动,坚决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
四、生态经济加快发展
1.贵安综合保税区获2024年“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称号,宁德时代贵州基地成为贵州首家“零碳工厂”,贵安弗迪电池获国家4部委批复的全国首批碳足迹认证试点。
2.“赏花经济”“赛事经济”等活力迸发。
五、生态文化深入人心
1.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超过81%,30户以上自然村寨垃圾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垃圾收运体系常态化运转率100%。
2.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100%。
一、统筹城乡规划
以“三城两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枢纽,实现空间规划体系全覆盖。
构建“现代城镇+田园乡村”协调发展的城乡新形态。
二、统筹城乡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山地都市高效农业。耕地亩均收入提升到6000元以上,84个行政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均突破20万元。
三、统筹城乡建设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率达84.4%,供电可靠率达99.95%。
四、统筹公共服务
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布局,全面推进医疗卫生联合体建设,公共交通体系不断优化,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机构织密织牢。
案例
1.上海师范大学附属贵安实验学校等相继落地,新增学位8310个;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3.贵安环城快铁、地铁S1号线建成通车。
五、统筹人口人才
人口总量突破46.3万人、人才总量达9.6万人。
案例
全面落实“卡、钱、户、房、岗”政策,创新推出人才房“免费住”“补贴租”改革举措。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开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