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老徐,李子林里套育油茶苗,行得通不哦?”初夏,铜仁市石阡县五德镇京州社区,水果大户徐明利的尝试引来同行疑问。
“等着看吧!这叫土地高效利用,既能管护李园,还可多挣一份卖油茶苗的钱。”徐明利知道大家的顾虑,果园套育油茶苗,怕李树遮阴影响油茶苗生长,但他笃定:“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
要说对植物习性和育苗技术的掌握,做了18年水果产业的徐明利可不是“门外汉”。“油茶苗初期最怕阳光直射,需要遮阴保护根系、防止脱水。”他解释,两米多高的李子树正好成了天然的“遮阳伞”。这不仅省下了购买遮阳网的开销,还能在管护油茶苗时顺带打理果园,一举多得。
“肥料要给足,这可是壮苗关键!”看着120万株长势喜人的油茶苗,徐明利叮嘱。
“晓得!杂草也要除干净,不让它们抢养分。”妻子杨方琴答应着,俨然也是个“老把式”。
五德镇平均海拔812米,昼夜温差较大,是石阡精品水果起步最早的乡镇之一,万亩桃园远近闻名,各类种植业百花齐放。敢闯敢试的徐明利,就是这里最早尝到种植甜头的人。
2014年,他种植的120亩奈李创下近60万元的产值。当时周边的水果种植还不普遍,他种出的奈李个大味甜,他的名气由此叫响。
然而,果树老化、产出下降,加上“物以稀为贵”的红利逐渐消退。徐明利萌生了在果园套栽油茶苗的新思路。
转型育苗,徐明利没有盲目换赛道,而是先潜心学习。杯苗种下仅3个月就蹿高10多厘米,秘诀何在?“就两个字,肯学!”徐明利说。
但起步时,他也充满迷茫:苗种哪里买?如何辨真伪?技术怎么学?销路在哪里?
“出去闯闯,找答案!”今年3月,他直奔江西宜春油茶苗基地,从零开始学起。从品种选购、移栽定植,到田间管理,他一路虚心请教,最终从宜春引进120万株长林系列的5个品种杯苗。
然而,入园首月,部分新苗长势迟缓让徐明利心头一紧,以为是“水土不服”。他慌忙拍照向油茶苗基地求助。“你太小气啦,肥料上得少,有点营养不良。”技术人员的笑言一针见血。
吃一堑长一智。“往后都是20多天施一次肥,而且绝对适量!”仓库里,新购的肥料堆得满满当当,徐明利一有空就往园里钻。精心管护下,油茶苗几天就变了样。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就在油茶苗悄然生长的日子里,铜仁市林业局抛来了橄榄枝——一份80万株的预订合同。
“他们认可苗子的长势和品种,再过5个月就能出土变现了。”徐明利难掩喜悦,这批油茶苗预计产值可达30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他计划乘势而上,“要是销路再打开,我还想扩大育苗种类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