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阿西里西旅游区迎来一场意义深远的司法行动。毕节市威宁自治县人民法院、赫章县人民法院与赫章县人民检察院利用法治利剑划出生态保护红线,在阿西里西旅游区联合发布《司法保护令》,并将保护令内容以醒目告示牌的形式在景区核心区域竖立公告,以司法之力助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保护屏障。
阿西里西旅游区地处乌蒙山腹地,主要包括阿西里西韭菜坪景区和阿西里西大草原景区。其中韭菜坪景区是世界面积最大、全国唯一的野生韭菜花保护区,被誉为“中国野生韭菜——多星韭之乡”,阿西里西大草原景区以“风吹草低见牛羊”高原草原景观为主,有着较完好的生态系统和原始风貌。
该旅游景区作为贵州西部重要的生态旅游地,承载着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守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近年来,景区内出现采摘珍稀植物、无序放牧破坏草场、私搭乱建侵占生态空间、车辆碾压导致水土流失等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造成景区生态损害。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赫章县人民检察院向负责管辖威宁自治县、赫章县、七星关区环境资源案件的威宁自治县人民法院提出司法保护令申请。威宁自治县人民法院接到申请后,立即启动审查程序,并联合赫章县人民法院、赫章县人民检察院共同发布了一份紧扣阿西里西旅游区生态破坏特征的司法保护令。
此次重磅出台的《司法保护令》,直击阿西里西生态破坏的“病灶”,以清晰、具体、可执行的“九禁止”条款,为各类破坏行为划定了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禁止机动车辆擅自离开道路在草原上行驶,破坏草原植被;禁止擅自采挖、移植、运输及损毁多星韭;禁止擅自攀折、刻划树木和采摘花草苗木;禁止擅自在景区内砍伐、移植树木,采集标本、野生药材……
传统的司法保护往往侧重于对已发生破坏行为的“事后追责”(如审理环境资源案件)。此次法检联动发布保护令,是司法职能向前延伸的又一具体举措,将法律威慑力前置,重在“事前预防”和“事中制止”,力求将生态破坏遏制在萌芽状态。
《司法保护令》的公告牌,如同矗立在阿西里西青山绿水间的法治界碑,时刻警醒着每一位到访者和当地居民:生态红线不可触碰,法治屏障坚不可摧。它传递出司法机关以严格制度、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该保护令的联合发布,是威宁、赫章两地法检机关立足国家生态安全大局、守护乌蒙山生态本底的创新实践与责任担当。两地法检机关明确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源头治理,强化协作机制,探索更富成效的保护路径,以坚实有力的司法服务与保障,为长江上游生态治理贡献司法智慧与力量。法治利剑已然出鞘,只为永续守护阿西里西这片不可复制的绿水青山。 (陈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