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荣辉在车间检查消防器材。徐选达 摄
徐选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处理设备故障不要急,停机断电挂牌上锁保安全……”5月6日7时50分,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博宏石灰矿业分公司石灰石车间班前会准时开始。48岁的安全员黄荣辉用大伙听得懂的大白话仔细讲解安全知识。面对平均年龄50岁以上、学历普遍偏低的职工队伍,黄荣辉的“土话课堂”总能给大家吃下定心丸。
作为在安全岗位坚守了16年的“老安全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黄荣辉把“盯在现场、重在落实”的工作理念刻进每条生产线。
黄荣辉是车间专职安全员,他的“找茬”日常涵盖12个固定点位,涉及矿堆边坡、高低压配电室、破碎系统等关键区域。他还鼓励职工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推动实施“隐患随手拍”制度。
去年6月的一天,B线颚式破碎机轴承烧坏,破碎机被卡死,需要紧急抢修。接到通知后,黄荣辉立即从家里赶到车间,一头扎进现场进行安全监护。检修人员需要爬上2米多高的破碎机进行拆除作业,他立即拿来安全带为检修人员穿戴,寸步不离守在现场。这场持续12小时的抢修结束已是深夜,他的工装也早被汗水打湿。
“夜间检修最容易出现疏忽大意,必须像钉子一样钉在现场。”通过各种事故案例,黄荣辉深知检修往往是事故的高发期。因此每次检修,他总是“钉”在现场直到检修结束。
“他在现场进行安全监护的同时,还主动参与检修作业,不仅是一名安全员,更把自己当成一个临时检修工。”车间主任李文华说。
一次,在清理150米淤塞沟渠的现场,黄荣辉与6名职工一起挥锹挖泥,50厘米深的淤泥溅得满身都是。整整4个小时,清出6.8吨泥沙,一直坚持到最后一车杂物被运走。
在车间职工眼里,黄荣辉对工作要求很严苛,遇到违章作业,他会立即叫停,直到满足施工条件才允许动工。
干一行专一行,专一行精一行。黄荣辉坚守在安全一线,用脚步丈量安全,用行动诠释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钉钉子精神,把安全管理做实做细,为车间织就了一张细密的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