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车轮上的帮扶梦 2025年04月29日

“14年来,我和团队共帮助万余名残疾人拿到驾驶证,最值得庆幸的是,从未发生过一例安全事故、从未接到过一起投诉。”在贵阳市清镇市中铁二局驾校残疾人培训基地,该基地负责人“全省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徐晓华感慨说。

徐晓华1970年出生在贵阳市修文县一个边远小山村,两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三级残疾,饱尝生活的不易与世道艰辛。他摆过摊、从事过中巴客运……“好日子是苦出来的。”徐晓华说,“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生活,才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2010年4月1日起,《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实施,明确允许右下肢残疾、双下肢残疾以及听力障碍、右手拇指缺失或手指末节残缺五类人员驾驶汽车。这让徐晓华看到了创业的曙光。

同年10月,徐晓华不仅成为贵州省首位拿到C5(残疾人专用小型自动挡载客汽车)驾驶证的人,还受邀到位于清镇的中铁二局驾校残疾人驾驶培训部担任负责人。这是当时贵州唯一一家有资质针对残疾人驾驶车辆加装辅助装置的驾校。

相较普通驾校,残疾人学驾照要经历的艰辛是正常人的数倍。面对困难,徐晓华和同伴们想尽一切办法积极克服。学车人数最多时,每周有七八十号人,徐晓华进入副驾后,一坐就是10多个小时。在车上用早中晚三餐,是常有的事。

徐晓华除了担任教培工作,还要负责驾校的统筹管理,他手机24小时开机,平均每天要接100多个电话,并为残疾人提供考驾驶证及残联相关优惠政策的咨询。

在工作中,徐晓华跟每位学员沟通最多的,就是交通安全标准不能降低,正因是残疾人,所以才应更严苛,“我们经不起再次受伤,必须学得更好,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徐晓华说。

在全省8家残疾人驾培机构中,中铁二局驾校残疾人培训基地无论在培训规模还是质量均全国领先。截至目前,中铁二局驾校残疾人驾驶培训部已帮助上万名残疾人拿到了驾驶证。

与此同时,徐晓华还激励更多残疾人向光而行、逐梦未来:他联合福建省肢残人协会,输送贵州残疾人外出接受网约车培训并注册上岗;还结合乡村振兴需求,推动残疾人掌握驾驶技能与物流、乡村旅游等产业知识,助力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

此外,还组织驾校为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困难残疾人提供每月200元生活补助;每年春节期间,为30余户困难家庭送去粮油和慰问现金;自2023年以来,他每月自行出资1000元固定帮扶南明区内的3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还多次组织企业为困难残疾人捐赠轮椅、电脑等物资,累计帮扶救助人次上千人。

(徐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