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管云)贵州民航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日前成立。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公司由贵州民航产业集团全资持股,注册资本8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通用航空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航空运输设备销售、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等。
贵州民航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组建贵州民航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旨在抢抓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技术创新和规模应用发展机遇,将依托集团机场运营、航空运输等专业平台,充分发挥集团资源聚集效应和资产规模效应,助推贵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贵州民航低空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将按照“1+4”业务发展方向布局搭建,即在省级主管部门和民航集团指导下,承接和做好省级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运营保障工作,并聚焦通用航空、无人机、航空科普教育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开发等四个业务方向发展。
据有关行业部门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发展低空经济,大力实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支持贵阳贵安、安顺布局发展低空产业,支持各市(州)在特色场景应用上取得突破。
根据《贵州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到2027年,我省将打造一批“低空+旅游”“低空+运动”“低空+物流”“低空+高速公路”“低空+气象”等特色应用场景,低空经济总产值争取达到6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