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彭杨)3月26日,安顺市举办“无废安顺·绿色动能”工业无废转型与美丽城市建设论坛,并发布倡议书。
本次论坛由安顺市生态环境局和安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举办,安顺市30余家企业相关负责人,以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科技大学资源与工程安全学院的专家受邀参加。
据悉,“无废城市”是指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生产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处置。“专家分享的‘无废城市’建设案例,让我们更坚定打造‘无废工厂’建设体系,带动更多同行加入到‘无废城市’建设的决心。”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保护部部长杨星说。
安顺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应胜介绍,安顺市作为进入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名单的城市,通过制度创新、科技赋能、全民行动等举措,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效,确立了“无废城市”建设42个指标,建成“无废机关”“无废景区”“无废矿山”等十一类“无废细胞”13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