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威宁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地膜—— 惠农护绿新“膜”法 2025年03月25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夏民 通讯员 彭凯

3月21日,在毕节市威宁自治县陕桥街道办事处农资发放点,陕桥村村民邓昭伍签字确认后,将几捆崭新的地膜装进三轮车。

邓昭伍领到的是全生物降解地膜,原料采用淀粉、纤维素、壳聚糖及其他天然材料,自铺设起90天后自然降解,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我家有15亩土地,往年光买地膜就差不多要1500块钱,现在省下的钱够买3头小猪崽了,用完还不用费力收捡残膜,省钱省力。”邓昭伍说。

陕桥街道与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草海保护区)毗邻。为防治农业污染,威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自2024年6月起,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计划让环草海周边的草海镇、双龙镇、海边街道、六桥街道及陕桥街道等地的耕地,今年实现全生物降解地膜全覆盖。

据了解,该项目投入555万元采购430吨加厚高强度地膜,通过“2斤旧膜换1斤新地膜”(周边乡镇)和“1斤旧膜换1斤新地膜”(草海保护区)的兑换方式,鼓励种植户积极回收地膜,稳步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的应用推广。另一方面,利用302万元中央配套资金采购120.8吨全生物降解地膜,并免费发放给草海周边群众使用。

目前,120.8吨全生物降解地膜已全部免费发放到草海镇、双龙镇、海边街道等环草海周边农户手中。

与此同时,威宁积极推进“旧膜新生”行动。2024年下半年起,通过以旧换新政策鼓励群众参与残膜回收,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提高使用寿命和回收率,开展机械化捡拾工作提升残膜回收效率等措施,威宁已建成农膜回收网点50个,其中草海保护区周边网点 9个;引进机械化合作公司1个,扶持废旧农膜加工利用企业1个,县域内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初见成效。

面对“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殊地貌,威宁还创新推出“垂直农业用膜指南”。在草海保护区及海拔2300米以上区域,威宁将根据高寒特性,调整全生物降解地膜配方;海拔2300米以下的缓坡带,主推使用加厚地膜,并通过“以旧换新”延长其使用寿命。

“我们将进一步引导用膜群众购买适合的地膜,从源头上做好威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威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主任宫连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