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申改
2024年,遵义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深走实,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遵义实践蓄势赋能。
强化组织领导 扛牢主体责任
始终坚持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召开市委六届九次全会,谋划部署309项改革举措。严格落实“一把手抓改革、改革抓一把手”要求,市委深改委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4次,研究部署30项市级改革任务,审议出台探索培育优强国有企业试点方案等政策文件,统筹推进“一市一示范”“一县一试点”;下沉一线走访调研,推动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政务服务市县乡村一体化改革等重点工作走深走实,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聚焦难点堵点 改革破冰除棘
紧抓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围绕重塑财政管理、国有投资项目管理、国企管理、招商引资等“五大体系”补短板、强弱项,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紧扣全省“3533”重点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和“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全力推进酱香白酒、先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能源化工等产业发展。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推进20个“场景+住宿+多业态”旅游生态圈和12个城市商圈建设,加快建设赤水世界级旅游景区。深化市农科院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科技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着力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市建设。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27.20亿元,比上年增长5.7%,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坚持人民至上 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化解中心城区大班额难题,中高考成绩取得新突破,配合完成遵义师范学院管理体制改革。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推进3个城市医疗集团和26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建成29个县域医疗次中心和88个乡镇卫生院分院,县域五级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开展“六六就业稳岗计划”,城镇新增就业10.53万人。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分级分类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汇川区、赤水市、湄潭县分别完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湄潭县顺利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抓好赤水河流域、乌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作推出《伟大转折》《绮境》等经典剧目,10个优秀文艺作品获全省文艺精品奖励。
抓实党的建设 着力强基固本
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分类施策推进党建引领社区基层治理,实施“排队抓尾、双整双创”行动,着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编制乡镇(街道)基本履职事项清单、配合履职事项清单、上级部门收回事项清单,持续推进为基层减负措施落细落实。出台《遵义集聚高校毕业生留(来)遵六条措施》等政策举措,建立完善“1+6+N”人才政策体系,招引各类人才8000余人。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扎实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推动完善内控制度机制建设。打造“清风遵义·廉韵红城”廉洁文化,全方位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