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只黑鹳现身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荔段越冬,成为一道独特的生态风景线。”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丽说,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选择陕西安家落户,是陕西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的生动体现。
陕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大荔段是陕西最大的湿地。每年冬季,这里都吸引着众多鸟类前来越冬,其中不乏濒危鸟类。
近年来,陕西省紧盯美丽陕西建设总目标,进一步筑牢秦岭、黄河流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三大生态屏障,为黑鹳等珍稀物种打造梦想家园。
在秦岭,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率显著增加,生态环境优良等级区域面积达99%以上,形成了规模宏大、集中连片的自然保护地群,有效保护了全省大多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植物种群。
在黄河流域,陕西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开展水质保障及消劣行动,建立晋陕大峡谷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签订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完成高风险历史遗留矿山详查,消除黑臭水体,治理沙化土地等多项工作。目前,黄河干流(陕西段)水质连续3年保持Ⅱ类,优良水体比例达95%以上,高于全国黄河流域平均水平。
朱晓丽表示,今年她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碳汇交易研究和示范提出相关建议,希望有关部门牵头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机制,组织开展农业碳汇知识培训,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陕西日报记者 王姿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