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生观看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直播。
本报讯 (记者 张发扬 梁晓琳)3月10日上午8时许,当人民大会堂内,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住黔政协委员、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傅小云的身影出现,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三楼会议室的电视大屏幕前,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当天一早,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的医护人员就聚在一起,通过电视观看了该院曾经的院长傅小云走上“委员通道”。傅小云分享的三个感悟在医护人员中引起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不断增强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的信心和底气。
2022年6月,傅小云带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其他6位专家,来到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组团式”帮扶工作,并担任院长职务。
两年时间,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唐海星见证了医生业务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医院的快速发展,“医院从人才、专科、设备、资金、管理‘五缺’医院变成了‘五强’医院,离不开傅院长的辛苦付出。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傅院长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委员通道”上,傅小云提到“县级医院的医疗人才培养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通过专家授课、导师制、临床手把手教学实践等多样化培养机制,培养带有‘乡土基因’的白衣战士,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在三都自治县的两年里,他推行“1+3”导师制培养机制,1位帮扶专家结对3名医院年轻骨干,采取手术带教、教学查房等多形式培养了一批年轻人,为医院打造了一支自己的队伍。
该院重症医学科医师李军霞就是在傅小云培养下成长起来的年轻骨干。“傅老师对我们是倾囊相授,有什么专业上的问题他都会毫不保留地解答。”李军霞把傅老师每次查房时提的问题都记在了本子上,如今还经常翻看。
刚刚走下“委员通道”,傅小云就视频连线了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的同事们,并勉励大家:“提升临床技术水平没有捷径,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更好地为基层群众服务。”这让李军霞和同事们备受鼓舞,“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服务好每一位患者,用实际行动回应傅老师的关心。”
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肿瘤内科负责人、主治医生蒙谷娅表示,“傅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是如何提升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激发我们心中干事创业的激情,鼓励并全力支持我们年轻人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2022年10月,在肾内科工作的蒙谷娅在傅小云的鼓励下前往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深造学习。2023年学成归来后,她在傅小云的支持下挑起了成立医院肿瘤内科的重任,如今,红色的锦旗挂满了科室的一面墙。
在傅小云的帮助下,遵义医科大学和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还搭建起帮受双方育才平台,每年以“轮转式”进修方式优选不少于50人前往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黔南州人民医院进行轮训,拓宽医护人员的视野,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
如今,傅小云的组团帮扶“接力棒”交到了第二批帮扶队队长吴术红手中,“接过他的‘接力棒’,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和整体提升基层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接续第一批帮扶团队奋斗成果,为三都群众提供系统的、连续的、优质的、便民的医疗服务,守护好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