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贵阳市开阳县 实干笃行担使命 知行合一启新程 2025年03月09日

市民在开阳县东湖生态体育公园练习太极拳。

风景如画的开阳县城。 (开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杨唯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

2024年,贵阳市开阳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抓目标任务上不松劲、不懈怠、不停步,全力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凝心聚力守住了经济增长基本盘,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39亿元,同比增长9.2%,跳动的数据,耀眼的荣光,映射出开阳县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的拼搏担当。

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件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目之所及,处处彰显着无限活力、释放着巨大魅力、涌动着澎湃动力。

蓄势赋能 工业经济不断突破

开阳县以“富矿精开”为抓手,锚定“以磷化工为主导的先进制造城市”目标不放松,主抓工业发展、强化产业协同,工业经济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1.1%,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8%左右,增速排名贵阳市第三名。

特色产业提质扩能。全力推进聚力生氢氧化钾、赛邦精细化学品、清原绿色农药等项目建设,已建成中伟5万吨磷酸铁锂、邦盛5万吨磷酸铁、安达6万吨改9万吨磷酸铁等11个项目。开磷股份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安达股份入选“2024年贵州企业前100名”名单,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开阳县磷化工产业集群获“2024年贵州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钛—磷—硫—铁—氟”共生耦合集群联动效应凸显。

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资源配置前置”原则,争取各类项目专项债、产业发展资金及基金13.97亿元。收储工业用地2222亩,供给工业用地1750亩,新开工标准厂房15.15万平方米,新增可使用标准厂房25.18万平方米;“一事一议”为优强企业争取产业发展资源保障,成功协调中伟、安达、胜威等企业在“贵磷集采平台”实现原材料供应降本增效。

远谋近施园区建设。逐步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完成园区产业规划修编、总规、控规、5个专项规划以及6项区域评估,细化7个方面29项改革举措,积极申报经开区调区扩区,面积增至16.51平方公里,完成邦盛220千伏电力线路建设,以及聚力生态、富开新材料、中伟二期迁改等5个项目,建成硒州大道、兖矿大道等12条园区道路28.48公里。

补短提质 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开阳县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建筑业总产值连续2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在贵阳市排名第一。

城市发展有高度。开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城镇开发边界面积达51.6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85.77平方公里。一体推动15个乡镇总规方案编制和99个村庄规划合规性审查,全县111个行政村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人居环境有温度。改善宜居环境质量,建成“15分钟生活圈”民生项目17个。建成南街物流中心、新天地二期等4个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位616个,实现城西农贸市场智慧化改造提升。改造老旧小区4个2209户,倾力实施棚户区、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个、改造背街小巷8条,惠及居民2158户。

城市建设有力度。磷都大道南段项目建成通车,有力推进南江大道、硒州大道延伸段项目建设。完成南门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确保县城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8%以上。新建改造市政管网25.33公里、城市绿地3万余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3个,带动县城建成区面积拓展至21.3平方公里。

强农固本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开阳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目标,积极作为、真抓实干,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持续巩固“3+1”保障成果,顺利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级第三方考核评估。围绕产业和就业,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盘活利用农村项目资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省级以上衔接资金产业占比达71.75%,稳步提升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

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1.33万亩。完成蔬菜产量64.18万吨,生猪出栏57.54万头。排查整治撂荒地1886亩,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恢复耕地4713亩,成功完成富硒业态“Se”图标商标注册,涵盖41类商品与服务类别。

建设宜居和美乡村。改善农村环境,提升村民宜居质量,聚焦“两改两治理”和农村“五治”等关键环节,改造宜居农房1300户、危房171户,整治农村户厕及问题厕所1899户,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农村污水治理管控率分别达91%、66.7%。

协同创新 加速第三产业发展

坚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方面协调发展,2024年开阳县蝉联入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旅游经济增速加快。依托气候资源、旅游康养等优势,加速推进水东乡舍“622+1”、高寨“721+1”、双流三合“8+1+N”等运营模式,完成宜居(旅居)农房改造108栋,成功打造市级旅居示范点1个。新增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2家,评定银山级民宿1家、青山级民宿2家,十里画廊被评为“2024中国避暑消夏好去处”。全年实现旅游收入102.48亿元、同比增长6.19%。

旅游环境持续优化。依托四季风光、民俗文化、景区特色等资源,开展“水东狂欢夜”路边音乐会、白马峪啤酒节等活动30余场次,吸引10万余人次参与。常态化开展旅游市场低价揽客、黑车黑导等市场乱象整治,问题已全部整改。

消费潜能持续释放。承载丰富的消费场景,释放出更大的消费活力。充分利用电商公共平台,为县内140余家企业与个体提供产品拍摄、开设店铺等各类电商服务,完成网络零售额1.09亿元。全年完成限上社零总额3.31亿元,同比增长9.9%。组织开展商家让利放价、以旧换新、“酒+”联动等促销活动,加速激发消费活力。

担当作为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民生福祉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开阳县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破解民生难题。围绕“15+2件具体实事”集中整治,努力践行为民承诺,全面完成承办的11件市级实事、实施的36件县级实事,办成群众可感可及实事411件,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

抓实就业保障。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11.6万元,新增城镇就业630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84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

办好民生实事。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资金投入力度,完成龙水、永温中心小学等3个项目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段学位270个。建成智慧卫生急救站5个,建成花梨镇县域医疗次中心,开阳县人民医院新增省、市级重点专科2个,每千人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4.61个。投入运营敬老院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12个。

2025年,开阳县锚定打造磷化工为主导的先进制造城市、以硒为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康养目的地,努力成为贵阳贵安新型工业化重要增长极、黔中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目标不放松,坚定不移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纵深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百尺竿头更向前

——开阳县人大常委会履职尽责提升工作质效

翻开开阳县人大常委会2024年厚重的履职日志,一幅幅服务中心大局、彰显人大作为的生动画面跃然纸上。这一年,开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作为,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广泛汇集民意,充分汲取民智,有效凝聚民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依法履职尽责 勇于担当作为

开阳县人大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决贯彻落实开阳县委决策部署,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充分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围绕县委“一城一地一极一区”发展定位,积极做好“富矿精开”、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一圈两场三改”、农村“五治”等工作的调度,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开阳县委常委会专题汇报6次,请示报告12次。

强化监督履职 发展持续向好

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四化”协同发展、着力对经济发展、“富矿精开”、民生福祉等方面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活动,为开阳县委决策、县政府主要工作落实建诤言、献良策。

聚焦经济运行,依法审查发展计划、预算及执行情况,促进经济发展持续向好。大力开展税收征管专题调研活动,推进依法治税,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围绕“富矿精开”,深入开磷东翼深部磷矿区5号竖井选址和安达、中伟等新能源企业稳生产、稳市场开展调研活动,推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促进教育事业发展,跟踪监督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督查龙水、永温中心小学等3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270个情况。推动花梨镇县域医疗中心建成投用。在开阳县办理完成11件市级民生实事、36件县级民生实事。

拓宽表达渠道 提升履职实效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开阳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主体作用,抓实人大代表履职培训,丰富人大代表履职形式,强化人大代表履职监督,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创造更好条件。

开阳县人大代表主动到企业项目、田间地头等基层一线,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全力推动代表建议“两个高质量”,健全建议督办机制,加强与人大代表互动交流,推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由“答复满意”向“办理结果满意”转变。开阳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收集意见建议133件,领衔督办重点建议7件,得到解决或正在解决130件,占97.7%。

加强作风建设 提升工作效能

开阳县人大聚焦“庸、懒、散”等作风顽疾,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切实转变党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坚持把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严的标准、实的作风落实到人大履职的方方面面,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建与人大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持续提升调查研究实效和跟踪监督质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要求,切实巩固人大常委会机关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在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中凝聚人心、在夯实基层基础建设中聚合力、在抓好机关制度建设中增强定力……通过大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人大干部队伍,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团结奋进谱新篇

——开阳县政协常委会凝心聚力服务发展大局

2024年,开阳县政协及其常委会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政协作为,在团结民主中汇集政协力量,在建强队伍中树好政协形象,主动把政协工作融入开阳县发展大势中去谋划和推进,积极邀请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参加政协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等活动,广泛凝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共识。

围绕中心工作 发挥作用凸显

开阳县政协始终紧跟县委步伐,做到全县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聚焦经济发展献良策,聚焦人才建设出实招,有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聚焦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增进民生福祉精心选题,组织开展调研视察活动17次,举办协商议政活动25次,提出意见建议180余条,被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吸纳采用,切实转化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动能。

深化改革实践 提升工作质效

坚持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县级政协薄弱问题。认真落实“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重要要求,加强委员履职管理,建立完善委员履职档案,双向激励效能进一步发挥,委员参与调研视察、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界别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作用性得到明显增强。

政协委员提案逐步解决,开阳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立案的165件提案,对其中遴选出的18件重点提案分别由县委、县政府和县政协领导领衔督办,其余147件提案交由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实现县领导领衔督办提案全覆盖,提案办复率达100%。

完善制度机制 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制度建设,制定开阳县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界别党员委员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专门委员会工作规则、政协委员反映社情民意、政协委员履职量化考核等工作机制,深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畅通群众意见表达渠道,深入倾听和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紧盯民生关切,对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农村危房和户厕改造实施情况等开展专项视察和民主监督。积极向上争取智力支边项目资金136万元,支持农村公益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