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市六尺巷景区。
安徽日报记者 陈成
2024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安庆市考察桐城市六尺巷时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在桐城市六尺巷景区,历史与现代交织成一幅独特画卷。
古巷之中,传承三百多年的“礼让文化”生生不息;展陈馆里,“沉睡”的文物在数字技术加持下变得“鲜活”……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由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张英所作的诗,不仅化解了家人与邻居间的纷争,也成就了“张吴礼让”的传世佳话,让六尺巷成为蜚声中外的文化地标。
现在的六尺巷景区,不单是条长100余米、宽约2米的小巷。经过改造升级,它已成为综合型旅游目的地。桐城市在历史文化保护中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景区内创新元素众多,不仅有“人世间时光小院”“桐城手造”区,还将推出沉浸式剧目传播“礼让文化”。
桐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深挖六尺巷典故内涵,探索出“六尺巷工作法”,运用贯穿矛盾调解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相关调解法还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并在安徽全省推广。
“六尺巷工作法”已运用到桐城市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300多个“六尺巷调解工作室”覆盖全市各基层单位。桐城市不断深化相关工作,加强对“礼让文化”、桐城派文化的研究阐释、传播推广,让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同时,推深做实“六尺巷工作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推动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与基层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