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吉林 黑土地上有“智慧” 2025年03月09日

吉林梨树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2020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考察时强调,黑土高产丰产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肥力透支的问题。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吉林成立黑土地保护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出台全国首部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首创测土配方施肥手机信息服务系统;建立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这一套行之有效的黑土地保护“吉林方案”为黑土地保护构筑起坚实的制度与科技支撑。如今,吉林正在构建“院士工作站+科技联盟+科技小院+推广站+示范户”五位一体“梨树模式”,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800万亩,稳居全国首位。

如何让肥沃的黑土地创造更多价值,突破农业传统生产力局限,进一步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吉林给出的答案是: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粮食稳产高产。

扩良田、育良种、用良机、施良法,近年来,吉林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建设农业数字化平台,拓展“吉林一号”卫星遥感、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农业装上“智慧大脑”。2024年,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4.5%,农业现代化第一方阵地位更加稳固。

与“智慧”相呼应的是“科技”。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和商品粮基地,吉林突出良种,推动高产品种扩面应用,2024年高产玉米、大豆品种覆盖面积分别达到2683.14万亩、147.65万亩,同比分别增加255.14万亩、33.35万亩。同时,继续实行“优机优补”,重点推动高性能播种、收获机具更新换代,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