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山西 千年云冈绵延传承 2025年03月09日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山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学林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时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千年岁月流转,佛韵依旧。

2月20日,记者走进云冈石窟景区,冷冽的山风拂面,更添了几分北魏气魄。

“击一个穿越千年的掌。”“阅尽万卷尊北魏,平生只为拜云冈。”“在云冈石窟拍到了人生照片”……打开社交媒体,满满的都是对云冈石窟的盛赞。

史料记载,云冈石窟开凿于1500多年前,由北魏王朝统治者主持营造。云冈石窟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丰碑。1961年3月,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为让云冈石窟保存得更为长久,云冈石窟先后实施了一系列保护维修、洞窟调查、检测系统建设、防水工程、文物数字化采集、3D打印等项目。同时,云冈研究院不断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有效途径,在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和云冈学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并积极承担云冈石窟保护、监测、研究、展示,统筹云冈学建设发展和区域性石窟保护职责。

“我们目前正在进行整个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这将为石窟的保护、修复乃至重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云冈研究院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

作为国家文物局的重点科研基地,近年来,云冈研究院坚持“科研立院”,与山西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和敦煌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共同成立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举办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及学术研讨活动,全面推动了云冈学研究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