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云南 一江清水出云南 2025年03月09日

昭通境内的赤水河。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 王丹 杨猛 郎晶晶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是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重大职责,要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四次给云南省各族干部群众回信、给第六届南博会和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致贺信,赋予云南“一个跨越”“三个定位”等重大使命,为云南在新时代全国战略布局中确定了新坐标新定位,擘画了云南发展的美好蓝图,给予云南省干部群众巨大鼓舞和奋斗指引。

牢记嘱托,昭通市在赤水河流域17座小水电站全部稳妥退出的基础上,完成退出小水电站生态修复。2023年,赤水河(昭通段)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守护“一江清水出云南”。

保山市建立四级网格责任管理体系,探索形成社区共管、影像保护、近地保护、生态移民、走廊带保护的“五种管护模式”,有序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生物医药等高黎贡山特色产业。

怒江州启动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五年行动,加快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建设,组建高黎贡山保护专业队,有效提升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与保护意识。

同时,在答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这一时代课题上,云南率先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发布省级生物多样性白皮书,建成全国唯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此外,云南成功举办COP15会议和城市生物多样性国际论坛等,收获“昆明宣言”“昆蒙框架”重大成果,云南亚洲象“北上南归”引发全世界围观。中国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的倡导者和引领者,云南在此中持续贡献着智慧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