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近年来,遵义市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和开放产业,持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遵义入选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在全省首次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综合服务;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88亿元,进出口产品达87种,贸易拓展到126个国家和地区,贸易额亿元以上国家和地区达8个,其中对RCEP成员国贸易额达7.92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说,下一步,遵义将坚持以大通道带动大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深入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奋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支点城市,在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中作出遵义贡献、赢得遵义发展。在持续扩大贸易规模方面,以东南亚、南亚、中亚为主攻方向,支持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组织参加海外展会开拓海外订单,推动黔粤通道“遵义号”陆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营和遵义·珠海经贸大通道高效运营,更大力度促进白酒、辣椒、茶叶、吉他等特色产品“出海”。大力实施新能源电池、装备制造等“黔货出海”倍增计划,积极申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不断扩大贸易发展规模。坚持把开发区作为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主阵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主平台,持续做强做优遵义经开区、遵义高新区、遵义综保区3个国家级平台,加快建设中国(遵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推动遵义综保区发展保税再制造业务,强化与成渝地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合作。深入推进新一轮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为外贸企业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