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姚梅
走进习酒集团李子春包装物流园,一条条流水线繁忙而有序地运作,电子大屏上实时更新动态信息。仓库内,AGV搬运机器人、智能堆垛机器人训练有素地搬箱装车,整套过程一气呵成。
生产信息化工作人员程浪告诉记者,车间的智慧化建设,让员工从原来的实际操作者变成了产线监控把关员,解放双手的同时,产能效率也翻了两倍多。“以前一个小时包装500件,现在每小时可完成1200件左右。”
另一头的酒体设计中心内,工作人员黄兰花正将调酒参数上传到“智慧习酒”新上线的微机勾调板块,系统很快就给出了一个调酒方案。
黄兰花说,目前看到的“酱香型白酒智能微机辅助勾调技术”不仅使勾调效率提升30%,还通过建立风味数据库实现了产品品质的精准控制,调和了人为勾调的偏差。
2019年,习酒集团启动“智慧习酒”项目,将5G、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在生产、管理、渠道、消费等各环节中。
酿造时的物联网传感器、优化过的ERP系统、“君品荟”电商平台等一系列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让习酒集团不断跑出加“数”度,实现降成本、提质量、减能耗、增效益、塑品牌的良好局面。
2月24日,在工信部公布的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中,习酒作为“时代优品”位列其中,充分彰显了其产品创新力、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赋能力。
伴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习酒集团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去年,习酒“十四五”技改1.8万吨酱香酒及配套项目建成投产,目前已经具有7万余吨的优质基酒年生产、6万余吨年包装及35万余吨的基酒贮存能力。
突破自我、不断探索的步伐仍在继续。
继与北京大学达成共识共建“酱酒行业数字化转型联合实验室”后,2月18日,习酒集团与华为就人工智能大模型、ICT基础设施国产化替代、专业化人才培养及相关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携手推动习酒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性发展。
一切改造升级离不开打响酱香白酒“原产地、主产区”品牌的初心使命。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汪地强表示,未来,习酒集团将继续遵循质量法则,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为推动贵州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积极贡献习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