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发扬 通讯员 莫治仁
“报告,涉及天眼供电设备运行数据一切正常。”南方电网贵州都匀供电局“天眼供电服务队”队长杨昌春,一边记录一边复述。2月6日清晨,云雾还未散尽,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群山环抱的“天眼供电小家”里,一片忙碌景象。杨昌春所在的班组,正有条不紊地开启一天的工作,为“中国天眼”的稳定运行筑牢电力防线。
这已经是这个班组连续在岗的第十天。除夕那天,他们陪着“中国天眼”过大年。
春节假期期间,杨昌春和班组成员主动请缨,坚守岗位。他们中既有经验丰富、参与过多次重要保电任务的老师傅,也有刚加入服务队不久的年轻队员。大家都明白,“中国天眼”作为国之重器,稳定供电不容有失。
按照精心制定的春节保电排班表,“天眼供电服务队”落实24小时专人在岗值班制度。变电巡维班组、输电巡维班组和配电巡维班组轮流值守,无缝衔接。每个班组每4小时进行一次全面巡检,确保“中国天眼”的主供电源与备用电源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杨昌春介绍,2月6日他们班组的任务十分明确:首先是对涉及天眼的各类供电设备进行细致巡检,包括变压器、开关柜、互感器等,通过专业仪器测量设备温度、检测运行参数,任何细微的异常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同时,利用智能监控系统,远程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做到全方位无死角监控。
据介绍,除了常规巡检,应急抢修小组也严阵以待。一旦发生突发电力故障,他们将在第一时间携带抢修设备奔赴现场。小组成员们技术精湛,且多次参与实战演练,对各类故障处理都有丰富经验,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
据悉,自1994年起,“天眼供电服务队”便将保障“中国天眼”安全可靠供电视为最重要的使命。针对“中国天眼”特殊的电力保障需求,服务队深入钻研,不断修编和完善18个子系统的“一站一册”“一线一册”以及电网事故(或检修)处理预案。这些预案就像一份份精密的作战地图,为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提供了详细的行动指南,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作出反应。
三十余载寒来暑往,“天眼供电服务队”凭借专业的技术、严谨的态度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中国天眼”持续稳定运行筑牢电力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