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交通运输+ 生活更美好 2025年01月19日

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近日合龙,建成后将成为贵州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建设又一里程碑。 (资料图片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铜仁市松桃自治县“客货邮”试点,让农村物流更顺畅。(资料图片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立体交通网络为“小车小团”等新兴旅游方式打下坚实基础。图为G60沪昆高速和320国道并行穿过贵阳清镇市右二村樱花园。(资料图片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提供)

贵阳机场为“支支串飞”开通专属值机区域,助力乘客“畅飞”。 (资料图片由贵州民航集团提供)

萧子静 刘叶琳 欧振腾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把关乎千家万户的事做好,是贵州交通运输系统始终坚守的初心使命。

近年来,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围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美好愿景,全面提升客货运输发展质效,以深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为抓手,推动城市公交向乡村延伸、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让更多农村群众享受到像城市一样的出行便利。积极推广“小车小团”运旅融合模式,推动全省“一场三站”联程联运服务,进一步做好“支支串飞”地面交通衔接服务。实施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全力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促进更多大宗货物和集装箱中长距离“公转铁”“公转水”,有序引导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

万桥飞架、铁龙飞驰、银翼翱翔的立体交通网络,正构建起贵州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交通运输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发展,更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源源不断的前行力量。

物畅其流 调整结构促发展

连日来,黔贵大地迎来难得的晴好天气。

冬日暖阳中,黔南州都匀市墨冲镇良亩村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保供基地里,一车接一车的新鲜蔬菜正从基地出发,向大湾区的商超奔去。

2024年,平均每天都有20余吨蔬菜从这里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的餐桌。

这一切,都源于不断加密完善的立体交通网络——全省高速通车里程突破9000公里、出省通道达27个,省内国省干线不断提质升级,有效保障了物畅其流,推动了黔货出山。

多式联运同样促进了运输结构优化——2024年1月至11月,全省累计开行各向班列(班车)378列20255标箱,其中陆海新通道班列315列15871标箱、黔粤班列50列3098标箱,集装箱发运量同比增长10.06%。

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既要把好货送“出山”,更要把便利送到家。

“今天有7万多个下行快递要‘坐公交’送到各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六盘水市水城区以朵街道的客货邮融合共配运营中心里,快递员每天凌晨五六点就开始分拣包裹,下午两点前要全部随车发走。紧接着,又要处理从各个村级物流综合服务点“搭公交”送回运营中心,需要当天发出的快递包裹……快递员吕鑫表示自己忙得根本停不下来。

快递员的辛勤汗水换来的是农村百姓的幸福笑容。

得益于贵州“四好农村路”建设为乡村公路网络和农村客货运打下的坚实基础,2023年9月,全省确定水城、黔西、息烽、台江等10个县(市、区)作为全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试点,这也是2024年全省“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具体由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邮政管理局共同实施。

经过一年多的创建工作,各个试点均完成了各项指标,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并呈现出“五个明显”——

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创建期间完成县级寄递物流中心改造10个、占比100%,村级农村寄递物流服务站点1761个、占比100%。

交通运输闲置资产资源盘活成效明显。利用客运场站闲置部分改造为县级寄递物流服务中心,每年累计给客运站增加收入640万元。培育51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补充带货线路,补充带货客车每月增收400元至600元左右,公交化运营地区票价下降30%至50%左右,上座率大幅提升。

奖补资金撬动社会投资成效明显。省交通运输厅共给10个试点县(市、区)1000万元(已到位900万元)奖补资金,撬动客运企业、邮快企业等社会投资7615.63万元。

民生领域效果更为显著。在试点工作推动下,农村三级物流降本增效作用明显,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成效明显。2024年1月至10月,10个试点县(市、区)完成快递业务量2701万件,同比增长60.2%。

“省交通运输厅积极联合地方邮政管理局,一盘棋统筹开展试点工作、一体化推动试点经验。”省交通运输厅运输处负责人介绍,得益于管理部门统筹协同,10个试点县(市、区)打开思路、探索总结,形成了邮政统筹模式、客运企业统筹模式、县级国有平台企业统筹模式和邮政与第三方民营企业互补模式等四类可复制的试点模式,后续有望全省推广。

同时,我省成功创建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3个、正在创建2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4个,全省4A等级发展水平达97.8%以上。并联合相关部门印发《贵州省进一步深化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实施意见(试行)》,对纳入重点支持县的县(市、区)给予800万元奖补资金。目前,已向社会公布第一批15个省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重点持续县(市、区),到2027年全省重点支持县(市、区)将达30个以上。到2027年,全省建制村设立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将达到80%以上。

人享其行 定制服务新体验

“到了贵阳,怎么去榕江看‘村超’呢?”

“榕江高铁站有公交车去看‘村超’吗?”

2023年的夏天,随着“村超”的火爆出圈,大批外地游客接踵而至,“村超”成了那段时间仿佛所有人都不能错过的热点。

针对外地游客的需求,2023年7月初,贵阳公交旗下“黔爽巴士”迅速开通贵阳多个乘车点往返榕江的定制巴士,凯里公交从司属多个县调配公交车辆补充沿线公交运力,榕江开通“村超”公交专线服务各地游客……

一系列快速反应措施,充分反映了全省交通运输领域,特别是公共交通行业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全省城市公共交通政策保障水平、服务保障能力的全面提升,积极保障市民、游客人享其行。

为持续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在政策支撑体系方面,我省印发《贵州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实施纲要》《交通强国贵州试点工作方案》,围绕“构建一体化公交运营服务网络、优先公交路权使用保障、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等细化工作要求,高位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工作。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则聚焦“人、车、路、企”四要素,提出4个方面13条硬措施,支撑我省城市公共交通健康持续发展,并纳入市(州)高质量发展目标实施考核,确保工作措施落地见效。

《关于优化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贴政策的通知》《贵州省省级公共交通发展资金“以奖代补”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则持续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运营、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等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全省共计开通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线路1306条(其中城乡公交511条),定制公交468条,“干线+支线+定制化”的公交线网逐步构建完善,城市公交线网覆盖广度和深度日益拓展,服务人民群众出行能力不断提升。

定制公交有进村的——2024年10月9日清早7点,一辆定制公交车从黔东南州天柱县邦洞街道赖洞村出发,十几分钟后便到达天柱县第九小学(邦洞小学),标志着天柱县首条通村定制公交车正式开通运行,实现了家长省心、学校放心、孩子开心。

定制公交有环城的——2024年10月,贵安新区公交大科城环线2路正式“上线”,以贵安高铁站为起终点,连接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贵安市民中心、贵阳轨道交通S1线大科城站等贵安新区的重要站点,成为市民的出行优选。

定制公交有跨区的——黔南交运集团、贵州黔运集团、贵州捷顺公司、贵州长运公司四家公司共同在贵阳和都匀间推行定制班车公交化营运试点,新购12辆34座高级客车,票价也由原来的45元降到29.9元,让乘客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定制公交还是“绿色”的——全省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共计10884辆,新能源车辆占比达72.3%。自2020年以来连续5年新增及更新公交车新能源占比为100%,在“绿色公交”发展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与此同时,全省公交场站总面积达175.06万平方米并逐年增加,公交车辆夜间进场率显著提高。公交专用车道加快布设,全省公交专用道长度近年来增长300%,城市公共交通路权优先网络正在加速形成,路权优先深入推进。

全省公交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现有公交线网不断优化,城市公交对轨道交通、铁路、民航、长途客运等运输方式接驳能力有效增强,进一步解决群众“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社区巴士、旅游公交、城际公交、通学公交、“村BA”公交等系列特色定制化公交服务构建起多模式、多层次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体系。

在智慧公交建设上,各市(州)中心城市依托智慧公交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了安全管理、实时监控、智能排班等功能。通过智慧公交平台可实现乘客流量智能统计功能,为线网优化提供了依据。

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各市(州)公交企业积极探索转型发展,围绕主业创新服务,发展辅业拓展增收渠道,着力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同时,省交通运输厅委托国家智库,按照“一城一策”“一企一策”方式,对全省9个市(州)中心城区城市公交企业转型发展进行研究,提出工作对策,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发展,帮助企业可持续经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交旅融合 转型发展新标杆

从铜仁梵净山到荔波小七孔,坐着飞机串游贵州省内的世界自然遗产是什么体验?

刚下飞机,定制专车已经等候在机场,无缝衔接诗和远方,又是什么体验?

如果你准备到贵州旅游,“支支串飞”和“小车小团”一定不能错过。

“我去了兴义、铜仁,又飞遵义,就像打‘飞的’一样,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到达另外一座城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把贵州的美景尽收眼底。”网络达人“辛迪萝莉”是常居香港的贵州人,体验过“支支串飞”后,她为家乡的发展赞叹不已。

近年来,我省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依托“一枢纽十支线”,全省机场布局创新推出“干支联动”“支支串飞”航旅产品。

为了支持打造好“支支串飞”航旅融合品牌,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支支串飞”地面交通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一场一策”原则,7个支线机场(茅台、新舟、黄果树、凤凰、荔波、黄平、兴义)在提供旅游直通车、景区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基本出行服务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拓展“小车小团”、预约响应、租赁车等差异化服务模式。

根据游客流量、流向,加密和完善“一场三站”到重点景区的旅游客运直达线路。目前,全省共开行景区直通车185条,较2023年新增20条,实现“10+1+2”重点景区全覆盖。

在政策方面,为落实《“飞阅贵州·支支串飞”高端旅游产品设计方案》,支持贵旅集团在荔波、安顺、遵义、兴义、铜仁5个市(县)开设分公司,并给予“飞阅贵州·支支串飞”旅游产品地面交通保障的营运车辆通行费五折优惠政策。

在联程联运方面,按照“1+N”的发展理念,以贵阳机场为中心,贵阳机场客车站和省内各异地城市候机楼为节点,打造全省陆空联运“一张网”。目前,已开通贵阳机场至省内9个市(州)的39条客运线路,开通贵阳机场到黄果树、西江千户苗寨、织金洞等重点景区直通车5条。2024年,“多彩贵州·陆空联运”纳入交通运输部32个联程联运品牌,在航空和道路运输衔接发展上也实现盈利。

在强化信息服务方面,以贵州陆空联运平台为主体,整合全省重点机场、道路运输企业、景区等信息,打造“飞阅贵州·支支串飞”联程联运服务平台。目前,已完成平台升级改造,在贵阳市开展试点。

同时,省交通运输厅在贵阳市全国率先试点“小车小团”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小车小团”“支支串飞”交旅融合模式,实现了“大交通”与“小交通”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提升了游客出行体验感。

贵州“小车小团”因其个性化、品质化和定制化的特点,发展迅猛,正逐渐成为我省旅游市场的新宠,并发展为全国道路旅客运输行业转型发展的新标杆。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共完成“小车小团”订单60590次,同比增长60%;全省新增7座至9座营运车辆541辆,增长82.34%。

在运营模式上,“小车小团”同样呈现多元化形式,既有旅游客运企业根据旅行社要求提供相应车辆服务的传统模式,也有创新打造的“贵旅模式”——贵旅集团依托其酒店、景区、餐饮等资源打造了15条集交通、酒店、景区、餐饮、旅游商品等旅游要素于一体的精品“小车小团”旅游线路,深受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江浙沪等地区客群欢迎。

“我们将开发见山、近水、寻野、人文、清休、美食探索、亲子研学、自驾探险8个系列,以满足不同游客对小团化、定制化、品质化需求,竭力打造‘中国山地立体精致旅行品牌’。”贵旅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在黔南州荔波县,荔波客乐游旅行社有限公司依托小七孔景区推出“小车小团”专属游、尊享游、豪华商务游等多个层次旅游产品,自投入运营以来累计接待8万余人次,实现营收4000余万元,基本收回车辆投入成本。“荔波模式”也成为我省运游融合发展的新样本。

在黔西南州兴义市,万峰林与省会贵阳的距离从4小时车程缩短至50分钟的空中观景之旅。截至2024年12月10日,兴义万峰林机场“支支串飞”(含支干段)航线共执行1741架次,运输旅客123607人次,客座率67%。

在黔东南州雷山县,贵州高速集团、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北京蚂蜂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推出了“小车小团”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和自然美景触手可及。

在2025年贵州文旅优惠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贵州民航产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支支串飞”还将继续升级——将推出“支支串飞”自由行产品,旅客可自由选择航线、出行时间、酒店、游玩景点等多样化的服务。在保障服务方面,还将持续为乘坐“支支串飞”航班的旅客提供专属引导人员、专属值机柜台、专属安检通道、专属候机休息区、专属旅游大巴停车位的“五专”优质服务。

作为“支支串飞”的主力,多彩贵州航空也将推出冬季旅游特惠机票,助力游客在贵州畅飞畅游。

“我的胃已经加入贵州籍了。”游客高敏在通过“支支串飞”和“小车小团”来了一场贵州深度游后表示,自己一定还会再和朋友一起来贵州,开启一场“逛吃之旅”。

大道黔行天地阔。在交通运输+各行各业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为百姓提供更优质生活服务的解决方案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彩贵州愈发生机勃勃。

“接下来,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将持续坚定信心,当好开路先锋、服务发展大局,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统筹抓好综合交通运输建管养运服各项工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贡献交通力量。”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张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