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组团式”帮扶筑牢群众健康路 ——遵义市务川自治县推动粤黔医疗协作走深走实 2024年12月08日

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遵义市务川自治县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制约,医疗事业基础较为薄弱、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该县以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为契机,充分把握粤黔两地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医疗帮扶人才立足群众所需、竭尽帮扶所能,下大力气补齐民生短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的两轮帮扶工作队员都是从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选派来的优秀骨干,涵盖医疗、护理、管理等多个领域,第一轮帮扶开始后,工作队便发现了务川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诸多短板。”务川自治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苏其斌说,为从根本上改变受帮扶医院的诸多薄弱环节,不断提升医疗管理水平和诊疗能力,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副主任医师郭振宇为队长的第一轮帮扶工作队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靶向帮扶”“对症下药”,在医院管理服务、技术项目创新、学科建设打造、人才队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为延续、扩大帮扶成果,进一步补齐务川医疗技术的空白和短板,持续推动“组团式”医疗帮扶走深走实,今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第二轮帮扶工作队接过接力棒,带着普外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等领域的专业技能来到务川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

“我们立足医院实际,充分利用大后方资源,以‘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引进专业技术人才95人,培养本土人才35人,为务川自治县人民医院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同时,聚焦医院管理、诊疗水平等多个方向,注重科研基金申报和医学论文撰写,加大新技术推广和重点专科建设力度,拓宽医疗服务领域,提升综合医疗服务水平,真正让务川人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诊疗服务。”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副主任医师、第二轮“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队队长、务川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魏斌介绍。

跨山越海赴异乡,倾情帮扶显担当。两年多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先后安排两轮帮扶工作队,涉及10名不同领域的专家到务川自治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协助医院增设重点专科5个,开展新技术61项,引进新项目54项,完成县域内首例手术55项,其中水蒸气热消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为全省首例,全国县级医院首例。一些曾经“不会做、不敢做、不能做”的手术得到突破,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未来,我们将紧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贵州省县级医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评价目标,不断提高县域就诊率,真正做到‘大病不出县’,并紧扣医院的具体发展规划,加快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魏斌说。

(阳松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