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全省公安交管部门 忠诚履职担当 守护路畅民安 2024年12月02日

黔西南州公安交警探索无人机在交通管理中的创新应用。

黔东南州公安交警进校园宣传交通安全。 (贵州省公安厅交管局供图)

在1月至9月公安部“减量控大”综合评价中,贵州省5次进入全国前十,其中前8个月综合评价成绩位列全国第三位。一路风雨征程,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守护路畅民安。

今年以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紧扣高水平推进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目标,以持续深耕“八大警务”为牵引,以落实“8756”工作部署为主线,锚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核心目标,接续开展“七项重点工作”,健全完善“五大机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提升公安交警新质战斗力,高水准保安全、促发展、推改革、抓队伍,书写优异“年度答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 强预防重整治全力“减量控大”

“减量控大”是交安工作的核心目标。一年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充分发挥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机制牵引作用,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事故预防工作格局。

牢固树立“事故可防可控”理念,围绕“人、车、路、企”四个重点全方位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治理。

在“人”的方面,印发《关于全省公安交警系统迅速发起打击机动车驾驶人考试作弊违法犯罪集群战役的实施方案》,会同省公安厅网安总队、刑侦总队、科信处开展机动车驾驶人考试集中排查整改严厉打击涉驾驶人考试犯罪专项工作,全面排查AB类重点驾驶人逾期未换证、未审验、多次违法未处理等突出静态隐患。

在“车”的方面,持续开展重点车辆“滚动清理、动态清零”行动,每周统计排查“两客一危一货”、6座以上小客车重点车辆逾期未检验、未报废等隐患,高效率指令各地拦截查处“红眼客车”。

在“路”的方面,依托部、省、市(州)和县(区)四级道路隐患挂牌治理机制,借助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中农村公路3750公里生命防护工程和1500处事故多发点段隐患治理扎实推进道路隐患排查治理。截至目前,3750公里生命防护工程已建成3567公里,1500处事故多发点段已治理1297处。

在“企”的方面,强化机动车登记服务站监管、机动车检验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和驾驶人考场和考试系统集中排查整治,全年抽查全省考场1533家次。

“人、车、路、企”重点整治的全面推进,让交通安全的“前端末梢”得到全面夯实,为高质量交安工作提供坚实基础,也为推开无证超员、酒驾醉驾、非法营运、飙车炸街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提供了更好条件。

以“春季行动”“夏季行动”为牵引,持续深化“护安保畅”合成战、“一盔一带”提升战、“酒驾醉驾”治理战、“飙车炸街”攻坚战。今年以来,运用“酒驾醉驾高风险人员预警模型”,实现酒驾醉驾违法行为“防、控、查”系统推进;深入打击整治“飙车炸街”违法犯罪行为;联合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制定印发《道路运输非法营运 超员载客等严重非法违规行为专项打击集中统一行动工作方案》,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斐然,总体道路交通秩序持续向好。

■ 以执法规范化促执法高质量

打铁必须自身硬。一年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深入开展法治公安交警建设,以执法责任制和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为抓手,刀口向内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整体执法质量快速提升。

今年,为加强全省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办理指导,贵州交警会同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制定印发《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会议纪要》,并派出9个工作指导组赴全省各地培训民辅警3.7万余人次。

全省公安交管部门精诚协作,致力于建立健全“省级统一牵头、汇聚全省力量、全程参与跟踪”的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机制,对所有亡人交通事故和其他典型交通事故全面开展复盘,推进各类风险隐患整改落实。

而印发《贵州省公安交警系统持续推进执法顽瘴痼疾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实施方案》,则是坚持对依法行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整改整治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令顽瘴痼疾无所遁形。

今年以来,全省共召开5次专班推进会听取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召开3次全省推进会和约谈会,对整改整治工作进行调度推动和专题部署。

同时,拓宽监督渠道,便捷高效回应群众关切,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执法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将6.06万余起案件纳入公安交通管理执法监督管理云平台监管,监管案件受案、立案、移送、处罚流程清晰明朗,产生监管信息1.85万余条,实现对全省交警行政拘留、醉酒驾驶、交通肇事案件办理关键环节的有效监管和风险预判。

根植“固存数据”理念,系统汇集执法记录仪视音频数据缩影,自动将全省民警现场违法处罚、事故处理与视音频进行关联。截至目前,全省各级监督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共回放检查执法记录仪视音频记录62.8万余条。

■ 向改革创新要战斗力

向改革要发展力、向创新要战斗力。一年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积极拥抱新技术、锐意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优化运行机制和工作模式,不断提升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惠民生的能力,全力护航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

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防”,立足实战化要求,细化明确省市县三级指挥中心职能定位,贵州交警倾力打造道路交通“风险化解全面精准、决策指挥高效顺畅、警务数据融合共享、条线优势充分发挥、合成作战科技支撑”的“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

5月,毕节交警首次将5G专网“流动车管所”带到群众身边,有效满足了农村群众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实际需求。

8月,黔东南交警创新推出“两客一危一网一货”二维码赋码管理模式,形成了“公安+交通+企业+场站+群众监督”的多维度、全链条监管闭环,为道路交通安全再添保障。

今年以来,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因地制宜,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为各项交管服务增添各具特色的创新举措。

7月1日起,公安部8项公安交管便民利企改革新措施开始实施,其中,行驶证电子化、快递上门服务于7月1日开始试点。

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切实提高执行力,让8项新措施在全省逐步落地。今年以来,实施摩托车登记“一证通办”,累计办理外省籍群众摩托车跨省登记“一证通办”1.84万辆;实行在交管12123手机APP申领车辆注销电子证明,已办理群众网上汽车注销手续2.34万辆;搭建“贵州省电动自行车互联网登记管理系统”,已成功注册15.95万辆,群众选择邮寄号牌达95%以上;实施二手车异地交易“跨省通办”“一证通办”,共办理“二手车”转让登记69.19万笔;在贵阳市、安顺市启动机动车电子行驶证申领、生成、出示、核验等全流程业务试点,同步开展应用电子行驶证办理车驾管业务、处理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累计完成112.96万辆机动车电子行驶证在线“亮证”“亮码”服务。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原先的城市道路规划逐渐不适用于现在的交通环境,针对道路交通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全省公安交管部门积极联合相关部门,从小切口入手,实施“一点一策,分类治理”,用“微改造”实现道路交通安全“精提升”,服务群众安全出行“大民生”。

截至目前,全省路口治理率(开展治理路口数/报备路口数)达9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1%。今年以来,全省各地在44个城市路口实行了慢行交通一体化设计,在公安部交管局编制的《城市道路交通交叉口精细治理全国精品案例汇编》中,我省4个案例获评全国百优。

坚持向科技要警力,全省公安交管部门依托贵州公安交通管理防控态势感知平台,创新研发“全省高速公路车辆运行态势”模块,并支持数据融合共享再上一个维度,更利于持续推进跨部门、跨行业、跨警种数据共享交换,提高交通安全数据共享融合水平。

目前,“跨数据”已整合共享“雪亮工程”“天网工程”视频资源33万路,汇聚“两客一危”车辆轨迹、交通ETC过车数据、保险理赔数据、气象部门数据、高速公路服务区卡口数据、危化品运输电子运单数据等相关信息数据总量达92.7亿条,日均增长800万条。

“跨数据”支持建立高速公路重点区域视频监控和气象监测系统,结合部署815套路面结冰传感设备、6处高影响路段雷视车检器等硬件优化,共采集存储1180万多条实时路面气象数据,完成全省高速公路105处易雾、易凝冻大桥、路段监测点位项目建设,有效实现视频监控数据动态接入。

“跨数据”还助力高效率开展“警医交消”联动救援救治。今年以来,先后跟进处置7621条危及群众生命安全的“红色警情”,启动“警消”联动1154次、“警医”联动4次,护送15名医疗专家到各地开展救治工作,最大限度挽救重伤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蒋孟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