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席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毓钊
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产业园项目投资6亿元,可带动6000余人就业;农旅康养小镇项目投资1.1亿元,可带动60余人就业。这是遵义市汇川区董公寺街道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来成功引进的2个新项目。
此前,董公寺可没有这般活力。
董公寺街道位于遵义市中心城区北部,面积63.7平方公里,是汇川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但纳入城镇开发边界、至2035年可用建设用地仅31.5%。开发边界外的农村地区,又普遍存在存量建设用地量大、分散且闲置低效的问题。乡村“产业发展找不到土地”与“土地闲置”的矛盾共存,制约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展的烦恼”需用“改革的办法”解决。
去年以来,董公寺街道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重要部署,牢牢把握汇川区作为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重大契机,打出了“村庄规划+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组合拳。
董公寺街道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机制,在遵义市自然资源局挂职干部的帮助下,组织开展法规政策专题培训,让村(居)、用地主体充分知晓“哪些土地不能用”“哪些土地可以用、怎么用”,理清了工作思路。
在摸清“家底”基础上,综合考虑区位、交通、生态、资源、产业等因素,选取金星、烂田2个社区先行开展村庄规划编制,统筹存量建设用地使用优先序。同步启动乡村振兴项目谋划、招商工作,精准布局建新区项目用地,精细测算用地规模及占补平衡指标需求。
规划编制期间,街道组织规划编制单位7次入村到户走访调研,4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结合村民意愿、村(居)发展定位编制规划,按程序开展意见征求和规划审查、公示、审批、公告工作。
土地整治期间,严格按政策开展废弃遗留矿山复垦,腾挪出90亩增减挂钩指标,其中新增耕地67亩。充分考虑地形条件、农民复垦意愿等,实事求是划定复垦区域,确保新增耕地种得下、有人种、长期种。
土地入市期间,参照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方式开展土地挂牌,保障农民知情权、投资者参与权,入市净收益交由社区股经社统筹管理支配,确保农民收益权。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提供了要素保障,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金星社区利用农产品智慧冷链项目规划布局的区位优势,发展杨梅、金秋梨、天麻、灵芝种植,带动遵义中心城区北部片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城区提供果蔬生鲜,就近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烂田社区结合民宿项目布局,推动采摘、餐饮、康养等农文旅融合,探索建立研学基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研学活动,实现“农业+教育”跨界融合。
董公寺街道党工委书记黄政表示,下步将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持续开展好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监管及制度建设工作,在存量土地挖潜系统性谋划上下功夫、在农业产业发展长效化带动上求实效、在农村“三资”常态化监管上出实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