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专家的解读 做好“富矿精开”大文章 2024年03月27日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来实现。贵州是矿产资源大省,富集的矿产资源是贵州突出的比较优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发〔2022〕2号文件精神,牢牢树立发挥比较优势做强产业的鲜明导向,提出要做好“富矿精开”这篇大文章,把“富矿精开”作为我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关键抓手,着力在“探矿、配矿、开矿、用矿、科技创新”上下功夫,推动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胜势。

强化精确探矿,提高探明储量。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地质勘查和找矿工作力度。编制《贵州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纲要(2022—2035年)》及2022—2025年找矿实施方案,按照三个5年规划统筹推进地质找矿工作。在全省开展重点矿产资源大精查和优势矿产资源大普查,围绕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基础能源产业等发展需求,重点开展磷、锂、锰、铝、金等21种矿产及其共伴生资源调查勘查。目前,已完成全省106个矿种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累计发现矿床(点)3300多处,探明大中型矿产地600多处。成立贵州省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家指导委员会,聘请中科院院士作为首席专家,会同省内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全程负责技术指导。发挥省属地勘队伍主力军作用,集中优势资源和技术力量实施找矿。发挥市场作用,从调查评价圈定靶区和完成普查项目中,优选一批探矿权投放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勘查。督促取得探矿权的企业主体,采取依法扣减勘查区块面积、退出倒逼等措施,加快勘查工程进度,尽快探明矿产资源量。创新成矿模型和找矿技术方法,推进实施深部探矿工程,在成矿理论、勘查深度、勘查方法和矿床规模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新增一批锰、磷、铅锌、锂等战略性矿产找矿成果。在铜仁松桃发现4个世界级超大型、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实现我国锰矿找矿历史性突破,改变了我国锰矿资源格局;在毕节发现超大型铅锌矿床,标志着贵州超大型铅锌矿床取得“零”的突破;深部磷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发现福泉大湾、开阳永温等大型、超大型磷矿床;在正安,页岩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

强化精准配矿,提高配置效率。全面加强矿产资源配置统筹管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完善“矿业权出让+登记”制度,将矿业权“审批制”改为“登记制”,规范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制定矿业权“净矿”出让登记工作规程,探索零星矿产资源储量交易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研究制定磷矿等矿业权聚集区整体开发方案,以市场化方式推进优化重组,引导存量矿产资源向链主企业和头部企业集聚。加强政府引导,坚持资源要素跟着项目走,从源头上把控优质矿产资源的流向,优先支持采矿、选矿、加工一体化大型企业,推动资源向优强企业配、朝产业协同配,不断提高配置的针对性、协同性、规范性。探索构建矿山企业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加工企业协作平台,创新建设磷矿资源集中采购供给平台,整合原矿及净化磷酸等初级产品纳入平台集中销售,精准保障相关企业对于生产材料的需求,畅通供应链,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平台已入驻9家新能源企业、5家供应商企业,累计签约保供金额2.42亿元。

强化精细开矿,推动高效开发。坚持安全、集约、高效、绿色开采,支持主要优势矿种大型矿山整合重组改造,鼓励通过并购、联营、参股、控股、收购等方式做大公司规模。大力推动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六个一批”释放优质产能,推动煤矿规模化、智能化发展,煤炭产能产量有效提高,煤矿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23年,建成投产40处井工煤矿和渝南、鑫达露天煤矿,建成智能煤矿1处、正在建设6处,原煤产量达到1.53亿吨、同比增长10.8%。制定贵州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要点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贵州省绿色矿山建设监督审核工作机制,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化管理。引导矿山企业大力提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全力推进磷矿资源中氟、硅、碘等资源的回收,提升铝土矿中金属镓的回收利用水平。立足煤矿生产区、准备区、规划区的实际,积极探索地面瓦斯抽采技术,推进“三区联动”治理瓦斯,推动煤层气新井平均单井日产气量实现翻番。试点开采夹缝零星矿产资源,盘活已设矿山存量资源,2023年底,贵州磷化集团开阳洋水矿区整合浅部采矿权、夹缝资源、压覆资源、深部采矿权,解决深部磷矿无法统一规划、设计、开采难题,新增磷矿资源8384.77万吨。

强化精深用矿,提高附加值。扎实推进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推动煤、磷、铝、锰、重晶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初步形成以新能源电池材料、磷及磷化工、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锰及锰加工等为主体的资源型现代化产业体系。明确贵州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主要构建“1+3+5”产业格局,以加快将贵州建成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为总牵引,加快建设贵州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磷化工、煤化工3大细分产业基地,加快培育铝及铝加工、锰及锰加工、氟钡化工、饰面装饰石材、钛及钛加工5大优势产业集群。抢抓“风口”机遇,大力发展磷酸铁锂电池及材料产业,吸引宁德时代、比亚迪、中伟股份、裕能等一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龙头企业投资落户,支持引导重点企业发展壮大磷酸铁、磷酸铁锂等产品能级,拓展延伸无水氟化氢、氟化锂等中下游产品,初步形成“磷锂矿石—磷酸—磷酸铁—磷酸铁锂材料—储能或动力电池—电池梯次综合利用”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电池制造产能达35GWh。引进青山、华友、华峰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以及江山、美锦等一批磷化工、煤化工重大项目,精细磷酸盐、磷系阻燃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等精细磷化工产品比重提升,目前,湿法净化磷酸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磷肥产量位居全国第二,磷化集团从磷矿加工中回收碘、氟重要资源加工无水氟化氢技术为世界首创,磷化工产业成为全球范围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推动煤化工由以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焦化为主的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深入推进铝资源高端化利用,大力发展铝箔、铝线、铝管、高强度铝合金、汽车轻量化材料、高纯铝材料等中高端产品,铝精深加工能力逐步提高。推动锰及锰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已初步形成以电解金属锰、电解二氧化锰、高纯硫酸锰等锰系中间品产业链,以镍钴锰三元前驱体、锰酸锂、负极材料等电池材料为代表的精深加工产业链和新能源电池回收产业链,目前,高纯硫酸锰产品市场份额全国占比达80%,镍钴锰三元前驱体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约23%,是全球最大的前驱体供应地之一,锰酸锂用四氧化三锰市场份额占全国50%。

强化科技支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以产业需求牵引技术突破,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开展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围绕优势矿种,聚力找矿、采矿、选冶、加工等环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前瞻性研发项目。开展主要矿种产业链科技支撑战略研究,编制形成11组23个优势矿种产业链科技支撑方案和“富矿精开”创新链图,建立由全国一流科研机构、一流专家人才、重大科技成果、做强企业、拟攻克的共性技术、拟布局建设的创新平台等7项要素构成的“富矿精开”资源库。开展矿产勘查和资源综合利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研究,提高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针对共伴生矿产、新类型矿床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开展研究。加强磷矿伴生氟、碘等共伴生矿产资源和有用矿物元素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开展磷、铝土矿共伴生的稀土、锂的选冶、分离、提取技术攻关,锂和稀土矿分离提取实现实验室小试阶段技术突破。支持锰基新材料领域技术攻关,已攻克利用本地碳酸锰矿制备高纯硫酸锰、四氧化三锰等技术瓶颈,有效打通“碳酸锰矿——高纯锰材”产业发展路径。针对磷矿、锰矿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磷石膏、锰渣污染环境难题,开展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加强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成特种化学电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批准建设贵州省战略矿产智慧勘查重点实验室。推动勘查开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执笔人:李冬莲 史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