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知之非艰与行之惟艰 2024年01月30日

黄丽媛

“知”与“行”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哲学争论不休的课题。时至今日,两者之间的辩证,依然在指引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事、走好脚下路。

在省两会中,来自全省各行各业的代表委员们立足省情实际,紧扣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进行深入探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既强化了“知”的深度,也增强了“行”的信心。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出自《尚书·说命中》,意思是知道一个道理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个道理付之于实践。省两会落下帷幕,代表委员们要在各自工作岗位中贯彻两会精神,实现“知”与“行”的双向奔赴,知之非艰与行之惟艰的辩证逻辑,或许能带来一些启发。

知之非艰,并不是要否定“知”的重要性,而当强调深知、真知。知之深则行之笃,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抑或是只知表不知里,结果势必会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必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其要点、难点的认识和把握也必然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发现问题、直面问题,审视、发问、思考、判断,才能精准找到工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行之惟艰,不能只看到“行”的困难度,而当做到笃行、恒行。道虽迩不行不至,当行动派不当“演说家”,早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不可能轻轻松松就可以实现,遇到矛盾和困难时,是败下阵来、半途而废,还是知难而上、勇毅前行,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从这个角度说,“非行之难,终之斯难。”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时刻坚守“行”的笃定和恒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善始善终,方可不畏挫折、一往无前,确保各项工作进步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