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4

天柱:促农增收 业兴民富 2024年01月01日

航拍天柱县远口中团百花岛。 (天柱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群众在恒生源公司挑选油茶籽。 潘存栋 摄

凤城大坝羊肚菌产业基地。 潘存栋 摄

谌孙海

“2023年我公司生产菌种5200亩,种植羊肚菌1500亩。我们从去年9月开始,就接纳附近村民到公司翻地搭棚、制种装袋,每天用工量超过200人。”贵州发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佘绍陵介绍,从开始种植到全面采收,可为周边群众提供就业4.2万人次,预计发放工资420万元。

“我在这里工作4年了,这个厂发工资每个月都好准时!”天柱县坪寨村村民杨光莲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贵州发鑫菌业公司坐落在天柱县蓝田镇,是天柱县集羊肚菌品种研发、制种、种植、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

羊肚菌产业在天柱发展已是第5个年头,村民也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2019年天柱县引进龙头企业贵州发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村企结合,在蓝田镇率先实施“稻+羊肚菌”轮作300亩,当年稻菌实现双丰收,羊肚菌亩产值超过3万元,同时解决就业500多人。

“去年我们羊肚菌种植的面积是1200亩,参与的有7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120万元。今年12个村(社区)都种植了羊肚菌,面积扩大到了1500亩,实现了羊肚菌产业村村覆盖。”蓝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俊说。

与蓝田坝区的劳动场景一样,走进凤城万亩大坝,村民们在田地间忙着除草、翻地、搭棚、覆膜……为羊肚菌菌棒种植作足了准备。

“从2023年9月中旬收割完稻谷后,基地里每天有180名当地村民就近务工,这些务工的村民大都是60岁左右,基本到了无法外出务工的年龄。”贵州长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长春介绍。

贵州长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贵州发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样,形成了集菌种培植、营养袋研制、成菌种植、商品菌加工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好、见效快,不影响水稻种植,相比其他菌类,市场售价高。”赵长春说,2022年公司在凤城坝区种植了300亩,产值超过600万元。

羊肚菌种植成功后,今年贵州长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凤城坝区扩大种植规模,达到了2100亩。

一石激起千层浪。依托贵州发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长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柱县的羊肚菌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壮大起来。2023年,天柱县种植羊肚菌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主体达到42家,种植面积5200亩,涉及全县11个乡镇和街道,预计总产值可达1.5亿元。

“稻菌轮作”发展高效羊肚菌产业,是天柱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的一个缩影。

“我们充分发挥坝区优势,着力优化‘一坝一策’,推广坝区‘菜-稻-菜’‘稻+N’等模式,实现一年多季、一田多收、一业多效,全面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荣慧说。

通过多种模式种植,让农田全年不闲,极大提高了土地复种指数和经济效益,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林地是天柱县发展农业产业的又一重要优势资源。天柱县林地面积达233万亩,森林覆盖率逾67.39%。

天柱县合理利用林地和林下资源,着力发展油茶优势产业,围绕“统筹部门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扩大种植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品品牌、拓宽销售渠道”总体思路,推动油茶产业稳健发展。先后创建了天柱县长团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和天柱县栖凤生态油茶综合体。共引进培育种植加工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6家,成立了1家油茶产业行业协会。培育了贵州恒生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永兴科技有限公司等加工企业2家,加工产能达2500吨,形成了从油茶种苗培育、基地建设、产品加工销售与品牌创建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2023年,全县油茶林总面积达41.2万亩,其中投产面积29.3万亩,茶籽产量达9800吨,综合总产值突破4亿元,覆盖4.65万户,带动2万余名群众就业增收。”天柱县油茶专家袁昌选介绍。

经过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天柱县林下生态鸡、林下中药材、林下蜜蜂养殖等产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天柱县农业产业在传统产业与高端产业的优化组合下,全县纳入“菜篮子”重要农产品保供调度规模以上种植养殖生产基地共有154个,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7个。天柱土鸡和高酿大米成功入选2022-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县州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27家,其中省级5家,培育千万元龙头企业4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904家,家庭农场发展到421家,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也达到了95家。

农业依靠农民,成果惠及农民。据统计,2023年,天柱县完成水稻种植30万亩,油菜种植完成9万亩,完全满足全县粮油供给;完成中药材种植3.34万亩、产量1.25万吨,产值1.66亿元,覆盖带动农户1408户6530人;水果累计种植6.3万亩,投产果园5.18万亩、产量8.02万吨、累计产值4.58亿元,覆盖带动农户1800户1.05万人;蔬菜累计种植21.2万亩,累计采收36.5万吨,累计产值13.65亿元,覆盖带动农户6.2万户12.5万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0.2万亩、水产品产量3297吨,产值1.6亿元,覆盖带动农户40248户160992人……

在让百姓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天柱县还注重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着力扮靓农村发展颜值。通过开展乡村庭院“净化、绿化、文化”和培育乡村“土特产”,塑造天柱和美乡村新形象,提升群众生活质量。

据统计,2023年,开展村寨卫生大扫除2100多场次,撒播花种2000公斤,移栽花苗、树苗1.2万株,建成微菜园、微花园、微果园1900个。组织创先争优活动2130场次,建设文化墙300处,申报州级示范村6个、星级示范户60户,县级示范村18个、星级示范户258户,乡级示范村22个、星级示范户330户。

一片片产业、一组组数据、一幅幅图景,展现了天柱县基础设施便捷、村容村貌整洁、山绿水清景美、宜居宜业宜游、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农村画卷,彰显了天柱县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幸福篇章。

“2024年,天柱县将继续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加快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产业,深化种养殖业的结构调整,深化农业改革,促农增收。持续改善农村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天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叶发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