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兼职”身份 “金牌”服务 ——施秉法院“四个半天”工作机制彰显为民情怀 2023年09月28日

龙蓓 蒋轩 袁文静

秋阳照在施秉县把琴村幼儿园门口,暖意融融。施秉法院女法官李丽蹲下身子,拍了拍小朋友杨小军的臂膀,依依不舍地说:“乖乖,好好学习,改天又来看你。”小军眼含泪水,埋头应答:“法官妈妈,我舍不得你……”

今年,施秉法院在党建引领司法服务中,创新工作举措,规定干警每月要深入基层,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开展“半天妈妈”等“四个半天”活动,形成机制,收效良好。

“半天妈妈” 送母爱添温暖

鉴于在不少村寨,许多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孩子给爷爷奶奶照顾,法院女干警对这些留守未成年人心疼不已,格外关心。

今年6月1日,施秉法院院长陈秋月率领16名女干警,来到帮扶村的把琴幼儿园,每人与1至2名儿童促膝谈心,嘘寒问暖,弥补母爱,并与孩子们一起快乐地做游戏,还赠送了书包和文具。该院对把琴村教育一直关注,“法官妈妈”特地到留守未成年人家送温暖,向其爷爷奶奶宣讲《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家教家风好建议,帮其提高安全带娃意识,从溺爱放任转向严管厚爱。今年,施秉法院还捐资15600元作为奖学金,扶持莘莘学子。

在“半天妈妈”们帮助下,把琴村形成重教尚学、家风淳厚、少年上进好风尚,今年11名少年考上大学,创历史新高,居全镇榜首。

“半天经理” 助企业合规经营

“对方传来的合同初稿有‘坑’,我建议这样改动,以免今后被动吃亏、产生纠纷隐患……”在施秉县某平台公司总经理办公室里,驻园区法官助理李绍梅对合同条款逐一剖析,对需要修改之处,详细解读、释法明理,该总经理连连点头。

施秉法院着眼于精准服务“六稳”“六保”,优化营商环境,结合企业法官工作站制度,推动法官们当好“半天经理”,发挥职能优势,聚焦企业司法需求,解难题、办实事,处理较为棘手的法律问题,杜绝合同纠纷,避免违规行为。今年来,已为11家企业的56份合同,提出200余条合理化修改建议,还化解了7起劳务合同纠纷。李绍梅对施秉县荣鑫塑料公司提供建议意见5条,均获采纳。

施秉某米业公司因三角债拖累,经营困难又被农村信用社催还贷款,法官吴芳多次协调信用社,促成该公司将已流拍的抵押厂房及土地,租赁给县平台公司经营,该米业公司得以轻装上阵、正常发展,产生了处置不良资产与服务企业扩大生产的双赢效应。

“半天老师” 法治甘泉润心田

6月9日,在担任“半天老师、法治副校长”施秉法院副院长孙鲁霞的指导下,施秉一中开办“模拟法庭”,1000余名师生旁听。模拟庭审以真实信息网络犯罪案件为例,通过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的法治教育模式,促使学生激发学法兴趣,遇事讲法、遇事找法。孙鲁霞又请四位同学上台,扮演“卖卡”“卡农”“话务员”“水房”四种角色,形象揭露了信息犯罪链条,并讲解相关法律知识,启发大家“人生要走‘正步’,才能行稳致远。”

开学千万课,安全第一课。“半天老师”对学生讲授校园欺凌的法律责任,以及如何自我保护。同时围绕交通、消防、溺水、防拐骗等安全知识,教学生识别拐骗、学会自救和帮助他人。通过送法进校园、模拟法庭、少年法学院等活动,让法治阳光温暖众多青少年。

根据该院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送普法套餐的要求,“半天老师”们以巡回审判+现场普法、“双语法官”+传统节日进村寨、院坝法治课+拍摄短视频等形式,进行典型案例分析、重点法条释义,并将土地承包、婚姻家庭、赡养、继承、安全生产等法律手册,发到群众手里,推动全社会“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氛围加速形成。

“半天村官” 解难题化纠纷

“您好,请问要办什么事,我看能不能帮您……”在不少村的村委会门口,常有担当“半天村官”的法院干警,向村民热情招呼。

村务繁杂,更多的是村民打证明或咨询社保医保等需求。“半天村官”都事无巨细加紧料理,为群众对症下药解决好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给群众带来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干警洪光吉说,我们要让群众满腹心事进门,满脸轻松出门;入户工作中要讲方法,又要特别注意礼节,尊重民族习俗。

“半天村官”施展专长,帮助村里化解民事纠纷、做好诉前调解。双井村张某峰为自家墙角水沟被张某波挖坏的问题,产生纠纷互不相让。“村官”邓元彪召集双方“围炉夜话”,经三次调解,双方终于互谅互让,和好如初。

今年来,“半天村官”们以风险防控职能拓展、诉前解纷关口前移、延伸诉源治理“神经末梢”为抓手,协助所在村培训调解员53人次,完善调解组织31个、村规民约300多条,调解纠纷57起,成功率达96.5%,促进了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