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碧江法院“六强化”推动物业纠纷预防化解 2023年09月28日

安慧芳

“业主的诉求要听,服务得跟上;作为业主,物业费也得按时交。”近日,在铜仁市碧江区某小区,因不满服务拒缴物业费产生的纠纷,在碧江区人民法院法官的调解下,妥善化解了这起涉及上百户业主的矛盾纠纷。

“小物业”关乎“大民生”。近年来,碧江法院主动作为,阵地前移,杜绝就案办案,从案件的源头找原因、想对策,积极探索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诉源治理新思路,切实践行司法为民理念。

加强地产行业监管,强化物业源头管理,杜绝房开公司“带病”交付。通过司法建议、专题座谈会等形式,与住建等部门协作配合,要求建设单位配套完善相关物业设施设备、按时交房办证,并缴纳保证金等。在物业承接查验时,由社区、前期物业公司、业主代表及第三方机构共同参与物业设施设备移交,坚决杜绝“带病”交付。

加强物业行业监管,强化物业服务管理,杜绝物业公司“恶性”竞争。下放市级监管事项,由县(区)作为物业监管责任主体,明确物业管理工作专门机构,制定不同类型物业服务标准和规范,杜绝物业公司恶性竞争;同时,协同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小区违章搭建、住改商、侵占公共部位等突出问题坚决查处。

加强物业知识宣传,强化业主缴费意识,杜绝小区业主恶意欠费。通过宣讲会、院坝会等形式,向广大业主和物业服务人普及物业知识,提高缴费和服务意识。同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具备条件的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成立党支部,通过党建引领和业主自治的良性互动,创建高品质小区,提升居住环境。

加强业主委员会建设,强化业主自治能力,全力提高物业纠纷当场化解率。引导各乡镇选好业委会,充分发挥业委会作用,对暂不具备条件成立业委会的小区,由社区暂时代行业委会相关管理职能并向业主公示。同时,明晰业委会职责,及时引导业主和物业公司问题处理机制,形成业主自治调解、司法调解等物业纠纷化解体系,以节约行政司法资源。

加强物业调委会建设,强化调解组织力量,全力提高物业纠纷调解成功率。在碧江法院的推动下,该区及其所辖7个街道均成立了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选聘来自各行业的专业人员担任调解员,所需运行经费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调委会正常运转。

加强法官工作站建设,强化司法推动作用,全力提高物业纠纷自动履行率。该院在住建部门设立物业纠纷法官工作站,充分发挥法官自身专业优势,协同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相关培训,提升调解员的物业纠纷调解水平。同时,还通过示范判决+支付令等形式,快速处理调处不成的物业纠纷,第一时间化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