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众口难调与口有同嗜 黄丽媛 2023年09月19日

众口难调,出自欧阳修的《归田录》,原意是各人的口味不同,很难做出一种饭菜使所有的人都感到好吃。口有同嗜,出自《孟子·告子上》,意思是每个人在口味上嗜好都有相同之处。两个成语,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人在路上,“食”在路上。对当下很多人来说,出游不外乎就是“逛吃逛吃”,甚至就追着美食去“打卡”。于是乎,各地纷纷推出美食攻略,加入游客“保胃战”。该用什么样的风味留住更多游客的胃?千人千味,的确“实难调于众口”,然而口之于味,必定“有同耆也”。

这个夏天,看“村超”、品美食成为诸多游客开启贵州游的直接目的,糟辣酸汤鱼、卷粉、侗乡油茶等民族美食收获好评如潮,贵阳肠旺面、花溪牛肉粉等成为“闻香识城市”的重要流量密码。于贵州人而言,“圈粉”无数的酸汤鱼、肠旺面不过是日常饮食,何以成为引来游客、留住游客的流量密码?喜酸的江西人,可以在凯里红白酸汤中品味与老陈醋不一样的酸爽可口;喜甜的广东人,可以在清镇黄粑中感受与红糖糕不一样的绵软香甜;喜辣的四川人,可以在息烽阳朗辣子鸡中见证与宫保鸡丁不一样的味香色美;喜糯食的南方人,可以品尝贞丰糯米饭的美味,也可以体验黔东南手打糍粑的乐趣;喜面食的北方游客,可嗦一碗贵阳肠旺面,打开元气满满的一天,也可带回一把绥阳空心面条,与亲友分享贵州味道……贵州是一个民族聚居地,美食包容各地百味、兼收并蓄各族神韵,南北口味相互融合,酸甜苦辣各具特色。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升腾于各地街头的特色美食,是可以饱腹的饭菜香气,也是人在旅途最为灯火可亲的生动场景,最为抚慰人心的温暖底色。秉持“容”的胸怀,做好“特”的文章,既戳中“口有同嗜”的大众喜好,也满足“众口难调”的千人千味,让游客在味蕾中“看见”贵州的“不止一面”,多彩贵州定会更添魅力,撩动更旺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