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4

金沙 筑牢绿色屏障 守护温馨家园 2023年06月17日

金沙县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一角。

游客露营。

国储林育苗基地。

金沙县有机茶叶产业基地。

金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金沙县创建绿色工厂。 (本版图片均由金沙县委宣传部提供)

李朝举 陈昱 胡凤至

山间绿树成荫满目苍翠,城区山水园林生态宜人,治理河湖水体清澈见底……

近年来,金沙县在生态建设中,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整治“五场战役”,筑牢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屏障。全县森林覆盖率61.89%,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8.1%,县域河流地表水监测断面和饮用水达标率保持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在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区中贡献了金沙力量。

植树造林 推进生态建设

日前,金沙县木孔镇的国储林种植基地里,十几名务工群众正在翻土、施肥、种苗、填土,工人们干劲十足,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我家就是这附近的,来上班很方便。每天工资有100多元,月收入3000多元,每个月都按时打到我们的卡上。种植树木不仅让我们有就业挣钱的机会,也把我们生活的地方打造得更加美丽。”木孔镇湾子村村民冷续录说。

据悉,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覆盖了金沙县16个乡镇(街道),一期项目15.13万亩,投资12.75亿元。金沙县毕绿公司董事长王传政说:“国储林项目的实施为整个金沙县的森林覆盖率增加2个百分点,同时,也给老百姓增加了收益。自项目启动以来,流转费发放了3.4亿元,发放工资1亿元以上,解决了数十万务工人次。”

金沙县从今年初以来,在太平等乡镇实施赤水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石漠化治理项目,通过种植有经济价值的树木,对有林窗空地的树林进行补植,把老百姓原有的树林管理好,做好水土保持,对部分地区石漠化现象进行治理。目前,该项目覆盖了21个乡镇(街道),140个村(社区),占地8万亩,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渠道,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格局初步形成。

2022年,金沙县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实施退耕还林14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30.6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1.89%。

工业废弃利用

变废为宝

贵州金沙经济开发区贵州皇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满载脱硫石膏的货车从黔北电厂轰隆隆地驶来。该公司将电厂固废脱硫石膏经过研磨、加辅料、发泡、减水、凝固等工序后,变成建筑行业的高端纸面石膏板发往全国各地。

随着石膏生产技术不断创新,皇冠建材已经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经营模式。现拥有年产4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一条,年产1万吨轻钢龙骨生产线一条,年产400万平方米装饰石膏板生产线一条,年消耗脱硫石膏25万余吨,年节约堆存土地80余亩,废渣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

金沙县循环经济园区紧邻茶园电厂,园区内的金沙卓为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将通过茶园电厂产生的脱硫石膏制作成石膏砌块,源源不断地从该公司发往外地进行再利用。目前,该公司年利用固废25万吨。该公司还与茶园电厂进行工业用水、用电捆绑,工业用水互通循环利用,所需煅烧的能源也来自茶园电厂的蒸汽。

金沙卓为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厂长刘远林介绍,该公司拥有10多项专利技术,充分将专利技术用于产品,生产出新型的环保建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作业。该公司设备部部长周会介绍,蒸煮高粱所需要的热能来自黔北电厂供应的蒸汽。

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在使用电厂蒸汽之前,用的是自建的锅炉,既不环保,也不节能。与黔北电厂合作启动蒸汽直接供应项目后,企业将原有的小锅炉全部取缔,生产效率是以前烧锅炉的3倍以上。

日前,路德生物环保技术(金沙)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项目经过两年时间的建设,进入试产阶段。该项目全部建成以后,预计年产15万吨发酵饲料,年产值3亿元左右,可以带动当地100余人就业。

金沙县路德生物饲料厂建设项目负责人白佳宁介绍,金沙大力发展白酒企业,白酒企业产生白酒糟,白酒糟又催生了下游的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项目,促成了金沙循环经济。

传统的火力发电厂摇身一变,成为许多企业的能源基地,为产业链下游的企业提供了生产原料或者生产热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黔北电厂对外供热蒸汽项目,主要是向金沙经济开发区供应蒸汽,该厂的蒸汽目前供应的企业共18家,主要有金沙窖酒酒业、贵奇酒厂等企业,预计2023年对外供热蒸汽量将达33万余吨。

污染防治

建设美丽城乡

金沙县禹谟镇中坪村,小桥流水,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不少村民三三两两地在社区乡愁广场上休闲、散步和闲聊。

村民王女士说:“自从社区里面建起了污水收集处理池和垃圾清运池,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升了幸福生活指数。”

作为乡村振兴建设示范村,中坪村仅仅是金沙县完善城乡环卫设施,推进靓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金沙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农村厕所、污水处理、垃圾收集清运和处理,迈出了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2022年,金沙县完成新(改)建户厕1801户,其中:新(改)建户厕1412户,“十四五”期间提升改造型问题户厕整改389户,年底前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全县已建成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4座,实现乡镇全覆盖,在全县378个自然村寨规划建设污水收集处理项目378个,已投入资金4.5亿元,建成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点160个。

在安洛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800吨/日的“多驱动逆推式炉排炉垃圾焚烧技术”绿色发电厂正式投产运行。同时,20座垃圾中转站和4座压缩站及相关收运配套设施覆盖了全县境内26个乡镇(街道)所有行政村居。累计投放各类清运车173辆、垃圾箱1508个、垃圾桶4400个、连体压缩箱8个、分体压缩箱32台,实现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100%,30户以上自然村生活垃圾收集设施覆盖率85%。

“金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产后,全县所有生活垃圾进入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做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与传统的卫生填埋相比,一是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二是降低了处理成本。”金沙县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金沙县实施县城和乡镇街道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持续加大城乡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力度,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5%。县城空气优良达标率98.1%,县级饮用水源达标率100%,乡镇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达标率100%,国控、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52.7%,医疗废物处置率100%。

修复生态 推进绿色发展

大田乡白坪村的火草坡有上万亩山体,杂草丛生,30年前这里是冶炼硫磺的地方,由于冶炼硫磺生态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原来这里寸草不生,受硫磺厂的污染影响,山顶上的杂草每年发生多起火灾。”大田乡白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喻常春介绍,1992年以前,火草坡组建了200多座硫磺矿窑,环境污染严重,导致整片寸长不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1995年进行整治,关闭了所有硫磺矿,才开始慢慢地长出草。土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是解决矿山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

2013年大田乡引进贵州穗泽发展农业有限公司并成功签约,公司种植8000亩中药材,种植的红豆杉、皂角、连翘、无患子等木本中药材,渐渐换上了四季常青的妆容。

火草坡由矿区转变为中药材基地,村民李加俊从硫磺冶炼工人变成了基地护林员。他说:“以前这个地方就是用来烧硫磺的地方,全是荒山,现在不仅荒土被充分利用,还给地方生态带来了好处。搞中药材发展,山绿了也有务工收入了。”

“依托中药材基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不仅把环境治理好了,也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每年能给当地群众带来务工收入200万元以上,让群众享受到生态发展红利,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大田乡党委书记张武介绍,大田乡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种、治、管、护”方面下功夫,聚焦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土地复垦复绿等重点,先后实施了“长治”“天保”“荒山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石漠化治理、国储林等生态工程,累计造林3.9万多亩,其中,实施退耕还林项目8000余亩,石漠化治理工程1858亩,人促封育18558亩,国储林2085亩。同时,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起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林下经济,发展中药材1.2万余亩、茶叶4200余亩、林下种植1200亩、林下养殖2000余亩。

据资料统计,近年来金沙县累计完成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环境修复520公顷,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推动10余处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