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构建聚才“强磁场” 2023年06月17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高艳飞

贵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依托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推进产教融合、校地互动,充分利用国家级新区享受的人事方面改革创新政策,打破地域和身份界限广揽英才,提升“人才卡”含金量,发挥好人力资源服务园区作用,持续提升软硬环境吸引力,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近年来,在人才工作上,贵安新区统筹推进‘引、育、用、留’各项具体工作,千方百计寻觅人才,各尽其能用好人才,无微不至服务人才,让各类人才在贵安尽展才华、各显神通、展现抱负,努力让这里成为全国最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以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引领贵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贵安新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王婧说。

做好人才工作,推动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贵安新区站位高远、思路清晰——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制定出台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意见,成立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为双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党工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围绕数字经济、“两主两特”产业定位,紧盯产业人才、高校毕业生、乡村振兴人才“三类重点”聚人才。近年来,依托中车、兴业银行、网易等重点项目及宁德、比亚迪、中科、奇瑞等500强企业,强化“双招双引”,新增大数据人才1.36万余人;深化“访企拓岗”行动,组织辖区内企业参加“筑人才·强省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综合性招聘活动等30余场次,组织大学城各高校开展“千名学生进园入企”活动,吸引6747名高校毕业生在贵安就业;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以党建引领推动龙头企业、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动发展,培育吸引乡村振兴人才2051人。

发挥好“大学城”人才资源优势,加强“政校企”深度合作,强化各类人才培训培养,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培育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以提升人才满意度和归属感为标尺,加快优化人才发展“软”“硬”环境,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在硬环境方面,出台《入驻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支持政策(试行)》,强化人才、场地、财力的支持和保障;在软环境方面,组建234名“党政领导+行业部门+高校专家”的人才服务专员队伍,为78家重点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梧高凤至,花香蝶来。目前,贵安新区直管区拥有人才总量6.1万余人。一个个人才为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注入了强劲动力。

下一步,贵安新区将统筹推进“引、育、用、留”各项工作,奋力推进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我们将坚持思想再解放、政策再放开,实行更加积极、有效的人才引进举措,面向五湖四海发出‘英雄帖’‘求贤令’,将‘本土’人才和‘外来’人才‘高端’人才与‘乡土’人才兼收并蓄,实现‘天下英才纷至沓来’。”贵安新区人才办相关负责人王婧表示。

接下来,在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方面,贵安新区将健全党管人才机制,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压实党管人才责任,形成人才工作合力;在加大引才工作力度方面,采取设立人才工作站、支持柔性引才、实施“科技专员”进企业举措,吸引集聚各类人才献智献策、汇智聚力,实现企业、人才合作共赢;在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方面,通过强化人才金融支撑、大力实施育才工程及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等措施,培育和回引一批优秀人才,推动保障重点人才工作,以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方面,紧扣“卡、钱、户、房、岗”五要素,从人才分类、公共服务、兼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方面优化升级贵安新区人才激励措施,加快优化人才发展“软”“硬”环境,提升人才满意度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