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展区客商络绎不绝。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土布拼布、蜡染公仔、BORO文化褴褛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玩转刺绣“潮”文化,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的非遗手绣文创产品成了第133届广交会上的“宠儿”。
“我们带来的200余款产品都很受欢迎,并与意大利、德国、法国、日本、菲律宾、巴西等国的采购商签订了总共37万美元的订单,更加坚定了我们拓展国际市场的信心。”这两天,刚刚参加展回来的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天宇忙着安排绣娘赶制订单。
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于2021年在麻江县成立,以贵州非遗手工艺为亮点,已开发出服装、鞋帽、家居用品、布偶、饰品五大系列1500余款非遗文创产品,结合现代审美需求,推出了一个又一个“爆款”。
“文创产品在于‘新’,如何将‘新’体现到每一个非遗手工艺产品里,将非遗与时尚元素完美结合,是我们一直探索的。”刘天宇介绍,该公司走的是“专家团队领导,大学毕业生与实习生负责设计与管理,通过培训带动妇女就业,衔接绣娘和市场”的新路,“让贵州本地少数民族优秀大学毕业生成为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中坚力量。”
“格外重视此次广交会。通过现场参展可让海外客商在触觉和视觉上对产品有直观感受,对企业品牌的宣传推广效果更好。”刘天宇说,同时也希望通过展会学习借鉴其他公司的优秀设计理念和文化创新概念,为公司产品注入更多新元素、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