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清镇 聚势赋能谋新篇开新局 胡俯茂 罗文福 2023年01月14日

清镇城区一景。 鲍凯 摄

位于清镇经开区的贵州中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清镇市麦格乡观游村秋景。 代胜强 摄

清镇市梯青塔湿地公园。许发顺 摄

以全局谋划区域,以区域服务全局。

打开清镇地图,用产业的眼光打量这片活力热土,不难洞见其在产业布局上的眼光。产业园区,锚定以铝及铝加工为主导、以新型建材和绿色食品为特色的“一主两特”产业,大力发展轻量化车身、铝箔、电池铝壳、航空航天用铝等中高端产品;田畴沃野,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持续培育壮大“四大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红枫湖畔,改革开放不断加速,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火热推进,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做大做强……

工地赶进度、企业抢订单、商场聚人气……连日来,清镇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省委“一二三四”总体思路,带头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落实“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加快建设“一百两千三区”,奋力在“强省会”行动中勇担当、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把党的二十大描绘的美好蓝图转化为清镇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清镇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牢固树立抓产业谋产业强产业的鲜明导向,把产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来谋划推进,主动了解产业、熟悉产业、服务产业,推动全市产业大发展。

推动贵铝新材料一期15万吨再生铝和3万吨动力电池铝箔、安徽力翔年产1.5亿套电池铝壳及盖板、前标铝业6万吨热轧铝合金板材等项目落地建设,不断延链补链强链。2022年1-11月,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0.03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64.2亿元。其中,铝及铝加工规上企业完成产值165.4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63.6%,新型建材行业规上企业完成产值34.5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3.29%,绿色食品加工行业规上企业完成产值为14.5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5.6%。完成工业用地收储1652.12亩,标准厂房开工109.95万平方米。经开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4.5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4亿元,同比增长38.97%,园区亩均产值达276.03万元。

突出“稳粮、保供、优种、活市、联工”五个关键,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产一企、一家一特、一人一技,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产业现代化步伐。2022年,新建高标准农田3.22万亩,累计建成25.34万亩,预计完成粮食播种39.66万亩,产量14.4万吨,预计完成农林牧渔业可比价总产值65.04亿元,同比增长6.8%,一产增加值预计完成37.37亿元,同比增长4.2%。

突出山水园林特色,深入实施“四大行动”,着力补齐短板弱项,不断丰富“爽爽贵阳·湖城清镇”品牌内涵。策划“啤酒龙虾狂欢节”“水上电音泼水节”“鸭池河露营+滑翔伞”等18项文体商旅活动,有效盘活四季贵州、时光贵州等景区景点,四季贵州成功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功举办“贵州武林精英赛”“2022全国自由搏击锦标赛”等含金量高的品牌赛事。2022年接待游客863.52万人次,接待过夜游客103.91万人次,预计完成旅游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31.97%,游客人均花费达1004元,同比增长15%。成功入围“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前瞻谋划未来发展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万多字的党的二十大报告,“人民”贯穿始终。清镇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全年目标,建好用好“四张清单”,统筹政策资源,扎实推进城市“一圈两场三改”和农村“五治”工作走深走实,认真抓好为民办“十件实事”,统筹抓好医疗、教育、养老、托幼、交通治堵等各项工作,解决了很多长期没有解决的民生难题,办成了许多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实事。

按照生态城市、产业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理念,合理规划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高质量划定“三区三线”,确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61.08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05.19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97.3平方公里、增量9.64平方公里、扩展系数达到0.25,编制《清镇市总体城市设计》,控制与引导城市建筑色彩及设计,重点打造三角花园城市更新项目作为特色街区,致力打造市井味、清新范、文艺范的活力商业街区。

完成老马河湿地公园湖湾段、市政广场公园等项目建设,新增公园绿地面积约6.8万平方米;乌长高速、沪昆国高贵阳至安顺段扩容工程(清镇段)等重大项目工程有序推进,城北新区三号路等城市断头路全面打通;启动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345套,完成447户公租房保障审批;完成城区人行道维修2360平方米,完成百花路、星坡路人行道更新改造25997平方米,建成清镇市客车站公交港湾。

全力开展“创文巩卫”专项整治行动,大力实施强基、整脏、治乱、改差“四大工程”,持续打好交通治堵攻坚战、垃圾分类攻坚战,公交线路和站点进一步优化,交通违法整治成为常态。完成清镇市大型垃圾转运站(分拣中心)项目建设,建设改造垃圾分类收集站点77个,城区设置干湿分类投放点4617个,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

岁末年初,“高质量发展”成为拓展回稳向上态势的关键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清镇市积极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重点项目稳步推进,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经济活力正在不断释放。

坚持走实践创新之路,加快推进更大力度创新、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着力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

优化提升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开放新平台,大力推进湖雍铁路外迁等项目建成投运,切实强化与双龙—改貌综合枢纽区、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联动,积极参加进博会、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活动,对外开放深度、广度进一步拓展。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各类人才开展创新活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年度化、数字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九大领域100项改革任务,围绕抓试点带动、模式运行政策供给、问题破解稳步重点抓好清镇市承担的“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改革”“农民建房管理中村规民约的自律自治探索”两项省级“一县一试点”改革任务。

持续推进“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一表办、一站办”和“园区事园区办”,严肃查处各类破坏营商环境问题,不断擦亮“贵人服务·清松办”品牌。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四大工程”,先后出台《清镇市吸引和支持青年人才投身“强省会”行动十条措施》《关于支持引导贵州(清镇)职教城院校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在清镇就业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人才支持保障政策,打造贵州(清镇)职教城技术技能人才市场,深入推进校企人才共育,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紧盯招商引资、“一圈两场三改”、乡村振兴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持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