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探索创新 治出乡村宜居宜业新风景 2023年01月14日

在农村“五治”工作推进中,贵阳贵安鼓励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党建引领、探索创新、示范带动、数字驱动等一系列举措,贵阳贵安农村“五治”工作成效显著。

在“治房”上,坚持做好“清、建、管、用”四篇文章,打造风貌协调、现代宜居的农村住房。全面摸清宅基地(农房)51.5万宗,建立“一房一档”。编制659个村庄规划、《贵阳贵安农村村民住宅通用图集》,培训农村建筑工匠1000名。完成1万户宜居农房改造,整治农村危房4028栋。启动10个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示范点,盘活宅基地和闲置住宅248栋。

在“治水”上,坚持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将水管起来、净起来、活起来。完成15个供水保障工程建设,15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16个乡镇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以及18条黑臭水体治理。

在“治垃圾”方面,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突出“干湿分类”,抓牢“五个环节”,采取“五点减量法”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共完成881个示范村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收集点建设、67个乡镇转运站收集间建设。贵阳市农村外运垃圾平均减量56.89%。

在“治厕”方面,坚持“治厕治水同治、室内厕室外厕同治、公厕私厕同治”,紧盯农村旱厕和无厕,完成新(改)建农村户厕79866户。农民如厕环境大幅改善,疾病来源大幅减少,农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在“治风”上,紧盯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三个重点”,全面落实“两书一约一会”,贵阳市24.1万名党员干部100%签订承诺书,64.6万名干部职工和村(居)民主动签订承诺书,1660个村(居)100%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并有效运行。红事办理8512起;治丧时间3天以内13557起,占比96.6%;劝阻办理其他酒席2041起,滥办酒席得到有效遏制。开展了30个移风易俗示范村建设。

——治出生态美。息烽县小寨坝镇前进村通过修建集中式人工湿地,并采用23套分散式治理设施,解决了81户村民生活污水乱排问题,让乡村自然生态更加美丽。通过农村“五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蓝天白云、水清岸绿、鸟语花香的乡村生态文明画卷徐徐展开。

——治出村庄美。清镇市流长乡凹河村通过开展宜居农房改造,有效解决了当地花坛、绿化带种植杂乱、环境不整洁等问题,在万亩樱桃花盛开期间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赏花,到农家乐食宿。通过农村“五治”,村居环境明显改善,房前屋后干净卫生,乡村道路干净整洁,庭院变成了一个个小果园、小花园、小菜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治出产业美。观山湖区金华镇翁井村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先后引入三分地、西江传说、生态厨房等企业,并投入4000余万元大力发展农业科普教学基地、餐饮住宿、林下种植天麻等产业,逐步构建起乡村产业链条。通过农村“五治”,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投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吸引了一大批市场主体到农村投资创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养生养老、森林康养、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潜力不断涌现,一二三产融合度明显提升,乡村正在成为新一轮创新创业的“沃土”。

——治出生活美。乌当区羊昌镇平坝村上改马组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和休闲娱乐设施建设等工作,打造了休闲避暑村寨。全村2022年接待避暑游客160人以上,实现旅游增收150万元以上,带动了农民就业和增收。通过农村“五治”,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生活的便利度、舒适度不断提升,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有序建立,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治出风尚美。修文县龙场街道沙溪村将乡风文明纳入“星级文明户”评选,通过引导群众自审自评、红黑榜公示监督等方式,激发了群众创建美丽家园,争做诚实守法、文明有礼村民的积极性,让“人情攀比”变为“文明评比”,营造了农村群众增星进位、见贤思齐的社会新风尚。通过农村“五治”,改变了农村婚丧大操大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厚葬薄养等不良习俗,培育了淳朴民风,弘扬了道德新风,增强了群众讲卫生、讲文明意识,激发了群众共治共享美丽家园的热情,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