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废渣治理率达92%以上 治土有方重塑生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2023年01月01日

又见云场坪镇,已不是从前的云场坪镇。

铜仁市碧江区云场坪镇经过污染防治后,通过生态修复,充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迅速打造了樱花、樱桃、荷花等集观赏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新业态。目前,该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胜地。

中国汞矿在贵州,贵州汞矿在铜仁,铜仁汞矿地处碧江区云场坪镇周边。自1955年起,国家投入资金先后在洪水洞—螃蟹溪等地进行地质普查工作,共探明4个大型、2个汞矿床。开采冶炼产生大量历史遗留尾矿废渣无序堆积在周边山体上,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风险。因汞而兴的云场坪,也因汞而衰,繁忙的开采景象已成历史。

横亘于高山峡谷间的采矿遗址、矿井矿山,是当地人挥不去的“伤疤”。

螃蟹溪历史遗留汞渣污染综合整治工程作为环保整治重点项目,纳入2016年铜仁市申报的土壤污染治理项目。经勘查,所治理的螃蟹溪汞废渣属Ⅱ类固废,由于常年雨水冲刷堆存,已成为较稳定的状态,采用原地封存的处理方式,并覆土复绿,修筑挡渣墙、截洪沟、坝下截排沟及收集池,表面防渗处理后进行植被恢复,减少含汞污染物进入周围环境。曾经光秃秃的螃蟹溪重现美丽风光。

如今,铜仁市经过多年来积累的治土经验,已然形成汞污染土壤“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扶贫”的“铜仁模式”,成为我省率先全面实施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治理的一大亮点。

我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种多、储量大、分布广,矿产资源开采及冶炼最早始于明清时代,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目前初步查明全省废渣量约6200万吨。

我省按照历史遗留废渣来源和类型,将全省分为黔西北铅锌废渣、都柳江流域锑污染重金属治理以及黔东三大治理区域,系统全面开展调查,编制有关规划或实施方案,弄清楚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分布和废渣量,为修复治理夯实基础。

如今,各地因地制宜,涌现出一大批“好经验”“好做法”:丹寨县汞渣治理、织金县熊家场铅锌废渣治理等项目结合村民需求,在保证环境安全的基础上将废渣区域建成休闲娱乐和锻炼场地,为村民提供便利;榕江县八蒙河河道废渣、碧江区瓦屋河汞渣治理、独山县锑渣治理等项目结合水质保护和防洪要求同步加高加固河堤,实现流域污染治理和防洪双赢。

截至目前,我省已累计完成历史遗留废渣治理项目137个,治理面积6909亩,治理废渣约5700万吨,废渣治理率达92%以上。原位封存铅、锌、汞、锑、铊等重金属量约71万吨,保护废渣周边耕地约34万亩,为让群众“吃得放心”提供了基础保障。七星关区、赫章县、钟山区、独山县、三都自治县、万山区、碧江区、丹寨县等重点区域重金属历史遗留废渣得到基本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