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邓钺洁
冬日,记者来到思南县许家坝镇街联村的一处家庭肉牛养殖场,只见一袋袋草料堆放整齐,水泥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两排壮硕的肉牛顺着料槽一字排开,吃得津津有味。
“这是田老板两口子用勤劳双手干出来的。”许家坝镇党委委员顾金章介绍,从2019年起,田茂洪夫妻一直在这里脚踏实地经营着自己的一份事业,在当地小有名气。
“养牛成为全县主导产业后,这些年身边养牛致富的朋友越来越多。”田茂洪告诉记者,他从砂石开采改行养牛,也是因为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政府的金融扶持引导。
2021年,田茂洪夫妻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成功申请到肉牛产业贷款100万元,建好牛场基础设施,还流转60亩土地配套种植饲草。
得到金融支持后,养牛场规模得以扩增,田茂洪家庭肉牛养殖场存栏肉牛已达66头,其中能繁母牛30头,并且都买上了“牛保险”,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2022年初,我们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购买了饲料搅拌机和撒料车,申请到了农机购置补贴,日常管理的机械化让我们省了不少心。”
2019年起,思南提出将思南黄牛产业作为首位产业,为了让百姓在养殖肉牛时不受资金困扰,针对资金从哪里来、项目怎么找等问题,思南县委、县政府也开始了新思考。
“经过多番讨论研究,我们大力推进‘六方合作’创新发展模式。”思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肉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刘开洪介绍,2021年7月“六方合作”正式启动,旨在推动政府、职能部门、金融、保险、企业、农户紧密协作,打通养殖、销售、融资和保险等渠道,推动产业全链条发展,打造思南黄牛产业集群。“如今,我们还在探索‘建犊补母’、购牛补贴、特惠贷、牛病保险等金融支持政策,让政金企通力合作,营造良好的养牛环境。”刘开洪告诉记者。
金融助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还在继续。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贵州持续打好金融服务乡村产业“组合拳”。2022年,我省在省级层面银政联动合力推进,签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贵州省金融支持乡村振兴联席会议制度,突出抓好“小额信贷”“富民贷”“乡村振兴产业贷”等信贷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助力农民增收,为贵州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同时,我省还采取了一系列务实有力的工作举措,有效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领域金融供给,缓解“三农”融资难题。2022年新增发放60.15亿元,新增贷款金额居全国前列。
“富民贷”自上线以来,通过银政双方共同努力,已在晴隆、务川等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现投放全覆盖,为茶叶种植、肉牛养殖、乡村旅游等产业注入发展活力。
家住水城区米箩镇倮么村的猕猴桃种植户罗光祥就是信贷产品的受益者,前几年因管理资金跟不上、技术服务跟不上,土地施肥、防虫防冰雹措施未做足,罗光祥家收成并不理想。2022年,中国农业银行水城支行的工作人员上门宣传“富民贷”业务,为罗光祥贴息贷款15万元,罗光祥利用这笔资金加强了猕猴桃基地的水肥和防治管理,获得了丰收,他也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高产示范户。
“我们家种了75亩猕猴桃,得到‘富民贷’资金支持后,加大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2022年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与往年相比都有所提高,卖了55万元,比往年增加了八到九万元的收入,同时带动了90余人就业。”罗光祥说。
“‘富民贷’具有‘利率低、手续简、审批快’等特点,农行工作人员通过上门服务受理,手机线上录入和线上审批的模式,当天审批当天放款,让农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农行便捷的金融服务。”中国农业银行水城支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涂创庭说。
2022年以来,全省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引导作用,创新设立乡村振兴“产业贷”,目前与省农担公司合作签约银行有67家,其中至2025年签约总金额共计360.2亿元,已放贷11.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