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泉市城市发展面貌。
■ 卢泰铭
⬆ 福泉磷化工产业园。
⬇ 福泉洒金谷景区。
福泉生态美景。
雄镇楼。
(本版图片由福泉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金秋时节,天高云阔。走进“千年古城”福泉,城乡面貌处处新。
城市里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阔整洁,公园花团锦簇,城区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市民们茶余饭后谈论着幸福生活的喜悦。
古韵厚重的历史沉淀,不可多见的城市峡谷、刺激好玩的娱乐项目、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福泉市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载体,不断完善旅游要素配套,大幅度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全市旅游产业呈现提质增效、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田间地头处处是收获的喜悦,金黄稻田里机械化作业,水稻收割按下“快进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地双收”保增长、烟区产业融合发展“多点开花”助农增收……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不断崛起。
工业园区内,新能源项目、磷化工项目等建设如火如荼,生产车间开足马力,机器轰隆巨响不停运转,奏出工业转型升级、经济更强的发展乐章……
新时代新发展,福泉市迈出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伐,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按下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键,坚持做到聚焦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生态大保护、民生大保障等“六个聚焦”,为建设经济更强、百姓更富、生态更美的新福泉而努力奋斗!
■ 新型工业化蹄疾步稳
走进福泉市双龙工业园区罗尾塘组团的贵州川恒“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点,建设已具规模,整齐的厂房平地而起;在选矿作业车间,各类机器高速运转,机械声轰鸣不断,生产线井然有序,工人们各司其职,查看设备运行情况,对巡检点进行细致检查。
“将原矿石通过破碎、研磨后,进入浮选,通过反浮选工序处理,得到磷精矿和尾矿。该选矿生产线解决了川恒股份新能源项目原材料问题。”贵州川恒“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选矿工艺员刘轲介绍。
围绕磷矿石中的“磷、氟”资源进行一体化开发,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正式启动“矿化一体”新能源材料循环产业项目建设,分两期建设,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两期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560亿元,形成年产100万吨以上的磷酸铁、年产20万吨食品级净化磷酸、年产4万吨电池用六氟磷酸锂产能。
工业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心骨”和“压舱石”,工业稳则发展稳,工业强则经济强。福泉市立足丰富的磷矿资源,做足磷文章,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引进一批关键节点项目。
在贵州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二期年产20万吨磷酸铁、配套年产20万吨电子级磷酸生产线项目建设现场,近40辆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挖掘机、强夯机等机械轰鸣,现场300余名工人正在有序进行场平工作,整个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抓项目、抢进度的繁忙施工景象。
项目为王促发展。各大项目的稳步推进,展现了福泉—瓮安千亿级化工产业园区高质量建设的坚实基础,彰显出福泉工业发展的蹄疾步稳。据了解,今年以来,福泉市实施新型工业化重大项目60个,总投资233.67亿元,其中在建项目45个,已完工项目14个。
砥砺奋进正当时,乘风破浪再扬帆。
新起点、新要求、新作为,“十四五”期间,福泉市将聚焦“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方向,以“一区三园”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加快推进福泉—瓮安千亿级化工产业园区建设。以现代化工为首位产业,以磷及磷化工、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集聚,构筑现代化工产业体系,打造福泉千亿级产业舰队。
■ 新型城镇化绘就新画卷
9月14日,福泉市金钟大道、福源大道延伸段道路改扩建项目建设现场,车辆运送的柏油散发着炽热的雾气,压路机巨大的滚轮正在压实柏油层,工作人员一直在现场指导督促施工,每一个步骤都在有序进行。
“金钟大道、福源大道延伸段道路改扩建项目是东部城区改造的重要骨架脉络,涉及金钟大道、福源大道延伸段及叠翠路三条道路,改建长度约2.94公里,路基宽度40米,总投资约3.9亿元,占地面积约350亩。目前正在进行铺油与绿化工作,9月底完成收尾工作。”福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荣成介绍。
东部城区改造项目是福泉市施行“两减一增一控”城镇空间管控措施,构建“一主一特多节点,一带一廊三空间”城镇空间格局,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主战场之一。规划建设内容主要包括12个居住小区、5个集中商业点,1个社区农贸市场及3个社区商业点,重点改造金钟大道、福源大道、叠翠路等道路,规划新建城东大道及部分城市支路,规划新增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配套建设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服务功能,逐步带动居住地块和社区商业开发,全力构建15分钟城市生活圈。
“路宽了差不多两倍,又直,看着又大气,开起车又舒心。”市民刘先生说,路宽了,大家的也心宽了。
城市发展,路网先行。道路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赖以发展的“生命线”。金钟大道、福源大道延伸段道路改扩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东部城区路网结构,作为连接福泉东高速路口、贯穿市区南北主要道路。
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基本公共服务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
福泉市第五中学作为贵州省的重点建设项目,是福泉市委、市政府“十四五”教育资源规划布局方案中的重要民生工程,自2021年11月开工建设以来,施工单位加班加点,抢工期,抓进度、保安全,全力推进建设进度,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9月开学季,伴着娇艳的阳光、徐徐的秋风,福泉市第五中学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学生的到来,2800多名学生在这里开启学习生涯的新征程,放飞新梦想。
“对新学校的印象非常好,环境舒适,设施齐全,新环境里对自己有新目标,明年中考争取考出理想的成绩。”学生李炳志说。
无论是东部城区路网改造工程的稳扎稳打,还是福泉市第五中学的快速建设,都清晰显现福泉市围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
福泉市坚持以“强县城”为重要载体,围绕城市“四改”、城市品质及服务水平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增加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等方面谋划“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项目369个。2022年,重点推进福泉市天然气管道项目、福泉市第五中学建设项目等70个新型城镇化项目建设。
接下来,福泉市将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政策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创新思考以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突出“两减一增一控”城镇发展方向,按照“中疏、东扩、西延、南控、北优”的规划建设思路,精准发展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同时,统筹“产”“城”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生产、服务和消费多点支撑的城镇经济,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以业聚人”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城市经济发展活力,奋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更大实效。
■ 农业现代化阔步新征程
金秋时节,福泉市13万亩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连日来,全市各乡镇的农民趁着晴好天气抢收稻谷,在稻穗飘香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
在福泉市陆坪镇罗贝村封家院组,阵阵轰鸣声响彻田间,农机手熟练地驾驶收割机在金黄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一会儿,收割、脱粒、粉碎稻秆等工序一气呵成,在田坎上,村民们只待机器收割装满后,从出粮口接过稻谷。
“机器和人工相比之下快得太多了。以前二三十人干一天都不一定能收完,现在请大型收割机进行收割,不到30分钟的时间3亩多水稻就收完,直接收好车子拉起就回家了。”罗贝村村民蒋万兰笑着说。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中节本增效、提质减损、稳产增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福泉市通过推广机械化技术、组织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服务,重点推进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家合作社提供机械化服务,从机耕、机播、机收三个环节助力农业生产。
高效率的机械化收割“唱主角”,只是福泉市农业现代化不断崛起的一个点。福泉市狠抓主导特色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产品品牌等重点工作,农业产业多点开花,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位于陆坪镇罗贝、罗坳坝区的福泉市5000亩烟区产业融合发展综合体“示范基地”,以2000亩烤烟为核心,确定了饲料玉米、鲜食玉米、青储玉米、蔬菜、中药材、优质稻+渔等主要配套产业,构建起了有机农业、景观农业、农旅融合产业等为一体的示范基地。
坚持责任落实到位、粮田设施到位、农民培训到位、科技推广到位、防灾减灾到位、物资供应到位、保面提量到位、保险覆盖到位等“八个到位”,福泉大力推行“2+2”“2+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3.59万亩,提升耕地利用率,实现“稳粮扩油”保安全、“一地双收”保增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
今年,福泉市紧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一目标,重点抓实守好“米袋子”、当好“猪司令”、做好“烟大王”、种好“小辣椒”、推好“双保险”、转好“劳动力”、办好“示范点”、派好“科技员”等“八个好”工作,着力实现8个转变推动全市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福泉市农业现代化重大建设项目共26个,总投资28.17亿元,2022年度投资目标为12.55亿元,目前预计完成投资8.45亿元,占投资目标的67.33%。其中,福泉市生猪养殖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生猪屠宰分割)项目、福泉市2021年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福泉市科普园科技有限公司种猪场建设项目、福泉市2万亩优质油菜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等25个项目正常推进。
■ 旅游产业化激活新动能
这里有尽情狂欢的音乐节,酣畅淋漓的节奏让夏季更增热情;有纸鸢纷飞的浪漫场景,迎风奔跑放飞梦想;这里有古朴端庄、迤逦而行的汉服秀,跨越时空感受着中华文化之美。始建于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雄镇楼,这个古时将士保家卫国鏖战之地,如今已成为福泉标志性旅游地,众多游客瞻仰巍峨城墙,在和平年代体验国风魅力,享受着娱乐时光。
不过谁能知道,眼前这热闹非凡、精彩纷呈的“网红打卡地”,在以前却闲置了长达六年之久。
为撬动雄镇楼旅游资产运作,负责市文化旅游景区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的国有企业贵州润泉实业有限公司探索出“轻投入、建平台、育主体、重运营”思路,打造“贵州青年小成本创业基地、福泉旅游打卡地、福泉夜间文旅综合体”目标,不断激活景区内在动力,聚集人气,拉动景区商业消费。
据了解,雄镇楼投入约82万元,把沿路灯光、主楼外立面、停车场(含140个停车位)、公厕(三星级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以园区管理模式,负责招商运营、活动策划、对外联络,开篇确定了“国潮”“打卡”“地标”的主题、概念。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和优惠扶持政策筑巢引凤,引进宿营基地、餐饮、娱乐等固定经营主体,每周六举办魔术、音乐会等高品质活动吸引群众纷纷前来。
“现在这里环境很好,也很热闹。带孩子在这里放下风筝,非常开心。”福泉市民冯金建说。市民张先生也表示:“雄镇楼的活动很多,也非常精彩。晚上下班后和家人一同前来,非常地惬意。”
见微知著,雄镇楼闲置资产的盘活以及群众青睐的背后,是福泉市旅游产业化发展日益趋好的显现。
投入20多亿元实施水街广场、三丰主题文化馆、梦归平越、平越驿站、古城商业街、平越军民府、墨香书院等古城景区项目,景区形态基本形成;在有“小三峡”“东方卢森堡”美誉的福泉洒金谷景区,领略不可多见的城市峡谷风光。近年来,福泉不断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推进旅游产业化,着力打造古城文化旅游,加快推动文旅、农旅、林旅融合发展,不断推进“贵山贵水·福泉福地”旅游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今年,福泉加快推动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完成福泉市古城(国家AAAA级)景区提质改造(二期)工程、贵州省黔南州金山生态体育公园、福泉市雄镇楼周边环境整治项目、福泉城墙东门至观音庵段遗址保护与展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福泉市三山商业街建设项目临街外立面及地面硬化扫尾工程。并依托“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项目建设,完成凤山竹王城(荷花大坝)和龙昌龙井项目规划设计,持续推动乡村旅游景点提质扩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