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区新貌。 赵松 摄
在南明区政务服务大厅,税务人员正在引导纳税人取号办理税务事宜。 赵松 摄
贵阳市第十五中学开展以“倡导环境保护 珍爱美丽地球”为主题的垃圾分类趣味竞赛活动。 赵松 摄
花果园商圈。 (南明区楼宇经济促进中心供图)
■ 高艳飞
汗水铸就辉煌,奋斗成就梦想。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商贸繁荣……作为省委所在地、省会城市核心区,南明区承担着大使命,担当着大责任。在新时代“强省会”赶考路上,南明区积极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牢牢把握“强省会”行动内生动力,紧紧围绕工业发展、数字经济、城市更新、招商引资、民生保障等关键词做文章,倾力打造“强南明高质量发展共同体”,奋力在“强省会”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列、作表率、树标杆。
因地制宜 做强工业
绑扎钢筋、吊运建筑材料、安装顶板模板……走进南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项目建设现场,施工工人们正在有序忙碌着,到处一片繁忙的景象。
“南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于今年2月份开工建设,占地面积62亩,总投资6亿元。”据南明区园区建设服务中心主任朱涛介绍,南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建设完工后,将大力发展“一主一特”(电子信息制造、生物科技)产业。
南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三期的建设是南明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生动缩影。
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南明区结合省、市发展定位以及自身实际,坚持“高科技、高税收、高投资”理念,锁定“扩总量、优结构、提效益”目标,大力发展“一主一特”(电子信息制造、生物科技)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
“作为老城区,南明区的空间格局已经定型。如何破解空间格局有限的难题实现工业大发展,一直是南明区深入思考的问题。”南明区工信局副局长况植培坦言,南明区承载空间有限,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出击,才能发展好工业产业。在这一点上,南明区围绕“一主一特”工业产业理念,招引“高精尖”企业入驻,用实际行动破解空间格局有限的难题。
用心耕耘,终有收获。2022年上半年,南明区(含双龙)累计上报工业产值232.6亿元,增加值60亿元,同比增长12.4%,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南明区引进的这些优质项目,在为南明区创造税收的同时,也为南明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促进产业更新。”况植培表示。
“强省会”首先强产业,强产业重点强工业。南明区将继续围绕“一主一特”健全“两图两库两池”,强化产业链思维,持续引进优强工业企业,全力打造产业集群,力争在新型工业化上取得更大突破。
乘“云”而上 借“数”腾飞
贵州启云智谷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拥有的数字资源优势,帮助南明区解决了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的难题,助力南明区打造新型数字化产业集聚区;
贵阳杰汇数字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整合大数据领域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投资机构等资源,建立四大专业性创业孵化服务体系,帮助传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贵州易荣德尚网络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深耕大数据+餐饮服务,帮助线下实体商户实现线上转型,提升他们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在南明区,聚集了一家家富有时代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活跃了市场氛围,也为南明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南明区以“数字驱动·产创融合”为导向,加速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链、生态链,扎实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助推全区数字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具体实践中,南明区以花果园片区为载体,辐射整个南明,以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全力打造南明区新型数字化产业集聚区。着力培育、引进发展一批增长速度快、发展前景好、产品质量高的行业引领型示范企业,加快推动大数据产业聚集。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推进大数据与工业、农业、服务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并挖掘、培育融合项目,依靠产业数字化来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一个个强有力的举措助力南明区在数字经济产业上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2018年至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数从64家增加至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从4家增加至159家,增加了近40倍。目前,南明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8家,数量排名全省第二,正在成为引人瞩目的科技创新热土。
坚持“乘‘云’而上,借‘数’腾飞”理念,南明区必将再创佳绩。
城市更新 颜值提升
“通过‘一圈两场三改’,南明区的城市颜值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南明区山水黔城小区居民连露看来,“一圈两场三改”建设是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实践。
在南明区,一个个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停车场、农贸市场的改造完成,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与幸福。
“一圈两场三改”建设工作是南明区推进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之一。
实施城市更新是大力推进“强省会”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城市更新中,南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民意、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断探索城市更新新路径,共同创造更有温度、更具品质、更加温暖的生活。
在具体实践中,南明区以“一圈两场三改”建设为契机,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突出生态城市、产业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理念,加强重点区域的城市设计和城市文脉保护,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南明;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突出前瞻性、可行性、有效性,突出完善好城市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建设规划,加强城市体检,在保护历史传承、留住城市记忆中,强化规划的权威和龙头作用,引领南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亦是民生之“魂”。南明区将继续抓好城市更新工作,让住在这儿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
亮点一
■ 精准招商 真诚留商
2021年,贵州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6亿元;贵州省博德网络传媒有限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7亿元;腾讯云科技(贵阳)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4亿元;贵州益佰女子大药厂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产值2.8亿元左右;贵州天齐野生资源开发保护研究中心实现产值1.8亿元左右;贵阳臻芯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值1.73亿元;贵阳市国鸿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产值5102万元……一个个企业结出的硕果,为南明区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为南明GDP增长贡献了力量。
招商工作的质量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南明区也深知这个道理。南明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扎实推进,区委、区政府领导靠前指挥、带头招商,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主要领导带头示范,推动形成了上下一起抓开放、抓招商、抓项目的强大合力,成功推动招商成果不断扩大。
全区以“强省会”行动为主线,以实施产业大招商行动为抓手,通过创新顾问招商、中介招商,强化平台招商、央企招商、驻点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方法,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切实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在产业类型上,南明区围绕“一主一特”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南明智能制造产业园和生物经济产业园,紧盯产业领军、行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引进落地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为高质量推进产业大招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项目支撑。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优化营商环境,南明区积极践行“贵人服务”理念,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优化提升政务、法治、商务和社会环境,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全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推动产业大招商取得新突破——
持续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建设,积极发挥该区招商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的统筹协调功能,为符合产业导向的招商引资项目提供全程代办服务;
聚焦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移动便捷的掌上办事平台(南明智慧企业APP),将服务“窗口”前移到手机上,降低企业办事成本,真正做到了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认真落实“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证照分离”、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等登记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将企业开办的申请资料减少至5件,进一步缩减行政审批事项,目前已将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
以诚聚贾,商兴城兴。贴心用心的“贵人服务”吸引了一批批优质企业到南明区创新创业:
2021年,全区新引进产业项目120个,新引进优强企业41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独角兽企业1家;2022年1月至7月,引进优强企业34家。
亮点二
■ 办好民生实事 保障幸福生活
“看病方便、上学方便、买菜方便、出行方便、健身方便、逛商场方便……”说起自己居住的小区,南明区国际城小区居民龚继章幸福感满满。
国际城小区地处南明区太慈桥车水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配套完善,居住人口30000余人。日常生活中,15分钟步行范围内可满足小区群众购物、就医、上学、文体生活等各方面需求。
龚继章认为,如今能拥有的幸福生活得益于南明区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南明区始终坚持把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医疗、生态、住房、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热点问题作为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该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将公平和质量作为主要追求,强基础、优结构、提质量、促发展,积极引入优质资源合作办学,赋能教育提质增效,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同时,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融合发展“医联体+医共体”,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夯实公共卫生体系,擦亮“健康南明”民生品牌。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健康等健康服务,有序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
此外,该区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向老百姓交出了一份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答卷,为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营造了优良的城市环境。
手记
“有限”空间创造“无限”可能
作为省会城市核心区,人口密度高、土地资源有限的南明区如何让“有限”的空间得到“无限”发展?
南明区的回答是:在纵深上做文章。
南明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区位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人才资源汇聚等综合优势,从优化产业结构、招引优质企业、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楼宇经济、做强工业产业、做优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不断发力,因地制宜打出一个个“组合拳”,奏响产兴城活、经济协调发展的共鸣曲,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从“量”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