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新说实践】创新职业教育实施路径 2022年08月10日

■ 肖敏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推进职业教育扩容提质”的要求。职业院校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职业教育实施路径,坚定走内涵式高质量特色发展道路。

深化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精准度。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突出技能教育的主体功能。一是育训结合,打造品牌。以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为先导,以强化教材科学性先进性为基础,以改进教学方法为重点,系统推进“三教”改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创新教学模式,推广项目、案例和模块化教学,建立培养目标和企业需求结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结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结合;构建知识与能力相融通、理论与实际相融通、技能与素质相融通,以能力、效果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抓手,优化专业布局,打造特色专业群,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共同育人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精准度。二是用活政策,量化目标。要用好政策抓落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紧扣“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对标“十四五”发展规划、技能贵州行动计划,主动与智能制造、大数据电子信息、特色农业等32条产业链开展产教融合,促进专业集群与产业链条协同发展。要服务发展抓落实,在理念、知识、能力、状态等方面加快适应闯新路的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与产业深度融合,与企业抱团发展,走专业“长”在产业链上特色发展之路。

畅通培养渠道,优化人才供给衔接度。一是打通中高职协同发展渠道。通过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推动中高职协同发展,提高学校招生吸引力和生源巩固率,努力培养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二是突出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与中高本贯通相适应、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师资队伍,打造行业企业的导师、专职教师和特聘教授“三位一体”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方面,畅通行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与高校教师双向流动;另一方面,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分级打造师德高尚、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等,探索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三是强化岗位人才培养。发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作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持续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方式,有序推动分类考试招生、“1+X”证书制度试点、国家学分银行的实践,推进以证代考、以奖代考、以赛代考的评价制度。依托技能大赛、黔匠工坊等拔尖人才培养阵地,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在学校设立“校中厂”,探索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建设;在企业设立“厂中校”,强化岗位人才培养,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坚持面向市场,拓展就业需求匹配度。一是瞄准能力,突出技能。一方面,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力度,强化“政行企校”深度融合,依托政府、行业搭建就业平台,加强课程标准与企业岗位标准的对接,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对企业需求的对应性。另一方面,加强校企联动,打通资格互认通道,实现个人成长目标与企业目标相融合发展,为提高技能工人待遇打牢基础。二是注重育人,服务就业。与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和校企对话制度,开发优质就业资源,精准开展就业指导、精准提供就业服务,落实好“一人一策”不断线帮扶。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要求,坚持以服务社会需求、提高创新能力为导向,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大力促进“工匠精神”与技术活动、技能培育有机结合,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要将重大政策机遇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在扩容提质“六双”路径的指引下,以满足人民对更好职业教育供给需要为根本目的,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强省会”行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