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从空间上看,贵州正聚焦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破题,布局“两核、三带、六区”,推进建设黔中、黔北食品精深加工核心区,布局黔东北部、西部、南部产地高效加工产业带,打造赤水、碧江、金沙、西秀、威宁和盘州生态特色食品加工集中区。
目标所指,在于构建一个能够实现规模效应、集聚效应的产业空间。
遵义市形成了“东茶西酒(竹)、中辣北菇蔬”的集群和错位发展良好格局。茶叶、辣椒等优势特色产品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茶叶去年出口量再创新高,占全省茶叶出口量的九成以上。
铜仁市聚焦抹茶产业,积极探索打造和推广“印江茶企抱团模式”“抹茶产运销一体化模式”。截至去年,全市投产茶园130余万亩,规模以上茶叶企业达49户,实现产值31亿元。
黔西南州打造了“兴仁薏仁米”“古方红糖”“哆吉栗”“普安红”等一批生态特色食品知名品牌。“哆吉栗”板栗系列产品产值去年达8700万元。
实践是最好的证明,产业发展不能靠“单打独斗”。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如火如荼的背后,是“四新”“四化”驱动下,贵州全力以赴建设绿色食品工业基地的有力行动。
创新发展路径
向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迈进
产业乘势而起,创新研发能力将成为食品工业下一个风口。
起自福建、寻味贵州,成功入驻安顺市西秀区的南山婆食品公司在酸汤领域实现了两个“创新”。一是首家创新了酸汤标准化数智酿造、数智制造,破解了品质不稳定等难题。二是成功研发酸汤粉(面)、“酸汤宴”预制餐等系列产品,极大拓展了酸汤品类和运用场景。
“通过复制推广标准化数智酿造、数智制造,贵州食品可以实现工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南山婆董事长包爱明认为,受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影响,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正迎来持续壮大升级的行业机遇,南山婆将在科研力度、项目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
而在前不久举办的“多彩创新意·黔礼进万家”2022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中,宏财集团刺力王2L原汁产品在960件参赛商品中突出重围,喜获金奖。
金奖背后,是宏财集团以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引领刺梨产业的升级蝶变。牵头旗下盘州刺梨产研中心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建成9条刺梨生产线,年产能达20万吨。为做好刺梨的深加工、精加工,与多家高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研发刺梨系列产品50余项,申请专利93项、商标904项、申请版权40件。
过去,盘州市万千农户依靠刺梨种植脱贫增收。如今,推进高附加值产品发展,盘州刺梨产业成为推动六盘水市绿色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放眼当下,贵州积极创新发展路径,绿色农产品向规模化、智能化、品牌化迈进,推动“山珍”叫好又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