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新能源汽车产业“乘风而上” 2022年08月07日

(上接第1版)

串珠成链 深度布局配套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的快速扩张带动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产业链的延伸拓展。贵州高点科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已经启动下半年新生产工厂的筹建,预计投产30万吨的磷系等其他系列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

当磷酸铁锂电池逐渐占据一半以上的新能源电池市场时,作为一家面向新能源领域以科研为主的技术型企业,高点科技在紧随大势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运输成本及生产成本。于是,在贵州建厂成为上佳之选。

高点科技进入贵州的时间点并不算早,却跑出“加速度”——目前产能可达5000吨,产品销售额突破2亿元。

在胡剑波看来,这是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之变:预示着产业生态集聚力、产业链建构力、高端要素运筹力的加速提升。

做强新能源汽车,贵州有产业基础。回溯上游,贵州富集的天然磷矿资源优势,为发展新能源磷酸铁锂电池制造及应用带来了较好的资源保障和成本优势,中伟新材料、振华新材料等一批动力电池材料企业异军突起,宁德时代60GWh锂离子电池项目落户贵安,比亚迪在贵阳高新区已形成15GWh刀片电池产能,后续将规划扩能至30GWh。目前,全省已建成动力电池产能15GWh,在建动力电池产能45GWh。贵州已成为国内重要的动力电池材料生产供应基地之一,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

在中游整车制造环节,吉利汽车、奇瑞万达、长江汽车蓄势待发;下游服务环节的玖行能源、协鑫能源科技、贵安新区新能电桩科技等企业也在持续发力。

“贵州深度嵌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不仅要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组装所需的优质产能,还应利用好清洁能源优势与矿产资源优势,做好电池与氢能产业链向西部转移的准备,大力推进贵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与能源产业链的有机衔接。”胡剑波认为,除了加大先进制造业与清洁能源产业的引进与布局,还要引导与之配套的设计、研发、市场、销售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环节在贵州落地,集中力量打造重点品牌。

政策红利 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贵州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电”流奔涌,除了企业闻风而动提前转向和行业发展的“倒逼”外,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今年3月,省级财政出资100亿元设立贵州省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酱酒、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

在3亿元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下,贵州安达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5万吨/年磷酸铁锂及配套项目,于今年6月底顺利投产。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国告诉记者,去年公司进入满产满销状态,在一片大好形势背后,也映射着原材料价格上涨、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新动能基金的及时到账保障了项目的如期竣工。

目前,安达科技又开始新一轮产能扩张,建设6万吨/年磷酸铁锂及配套项目。为跟上生产规模,该公司仅今年上半年就增加400名员工。

贵州磷化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十四五”期间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布局投资200亿元。新动能基金以股权投资15亿元支持贵州磷化集团,引导银行投资3.03亿元、社会资本投资4.4亿元,“投贷联动”方式为其解决了一半资金缺口。

《贵州省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基金和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投放使用,60%投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现代化工、大数据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宁德时代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磷化集团20万吨/年磷酸铁等项目加快建设。

截至目前,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累计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项目14个,投资金额36.90亿元;新型工业化基金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项目3个,投资金额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