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一手望闻问切 一手智慧创新 贵州中医药百年老字号的AB面 2022年08月05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庞博 通讯员 黎金霞

前临正新街,后抵铁局巷,“百年老字号”同济堂在贵阳市正新街35号矗立了134年的时光。

踏入馆内,药草飘香。曲尺柜台后,百眼柜上的小抽屉开开合合,手持戥秤的药师来回穿梭,从上千味中药饮片中为来客抓药。正感叹眼前宛若时光倒流时,药房对面的吧台里透出隐约咖啡香,探身看,店员正在调制一杯枸杞拿铁。

公元1888年创立;1994年成为贵州省第一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的医药企业;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A面坚守着望闻问切的传统,B面则不断探索中医药智能制造的创新。百余年时光流转,中医药老字号的故事仍在继续。

A面·“慢”时光里的传承

一张桌子、一方脉枕,开启了同济堂中医院院长朱广旗看诊的一天。

“最近晚上总睡不着,觉得没力气。”来者说。

“放宽心,我看看。”一番详谈、号脉之后,朱广旗轻轻拍了拍病人手臂,“按这个方子,楼下就可以抓药。”

作为原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朱广旗自2016年退休之后便来到同济堂中医院坐诊。

“我第一次来同济堂,拉开装药的百眼柜,抽屉里没有一丝药渣,干干净净。”朱广旗说,作为资深中医,看到贵州中医药百年老字号至今仍保持着活力与初心,“很欣慰,很惊喜。”

据记载,公元1888年(光绪十四年),时任云贵总督的唐炯与贵阳名士于德楷共同出资在正新街上创建了贵州第一家中药铺同济堂。

秉承“同心协力”“济世活人”的宗旨,“购药须出地道,制作必须精细,配售必依法度”的信条,成就了老字号的历史。

如今,这样的光景仍在正新街35号延续。600多平方米的店内,一楼是贵州同济堂连锁药店总店,可提供1400多种中药饮片;二楼以上是医馆,以望闻问切解开患者的症候病痛。

“我看诊的人群中,年轻人占一半。”在老中医秦方勇看来,随着近年来传统文化受关注度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了同济堂,他们不仅来求医问诊,还有人就此萌发了深入了解中医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这两位就是我带的徒弟。”秦方勇的身后,“80后”女孩郭桐汐和朋友正整理着当天的就诊病历。

“我曾对中医抱以怀疑,成为受益者后便萌生了学习的兴趣。”郭桐汐说,自己作为中医师承学徒已系统学习两年,除了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理论知识外,每周还有两天跟随师傅进行出诊实操。

“中医博大精深,学习之路还长。”郭桐汐坦言,虽然萌芽于兴趣,如今她和朋友都有了以中医为职业的计划,眼下,两人正为了取得中医师承证书而努力。

B面·智慧线上的创新

传送带飞速运转,机械手臂快速抓取,快速成像技术进行在线检测……1分钟,900板药品便在自动包装线上完成包装,并通过轨道进入智能仓库。

与正新街35号流淌的慢时光不同,在贵阳市经开区贵惠大道99号国药集团同济堂中药制剂智能制造车间里,高速运转的生产线展示着中医药的现代气息。

作为老字号,不仅要在“守”中延续经典,也要在“变”中跨越发展。

2013年,同济堂加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国药集团,乘上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快车,老字号开启了在坚守匠心中的数字探索,助力中医药现代化向新而行。

2018年,引进德国全自动包装生产线;2020年,“中药制剂全流程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通过验收。“生产效率提高了约20%。”国药同济堂副总经理孙宜春介绍,从提取到制剂,从包装到仓储,全生产流程的智能制造生产线使国药同济堂如今已具备年产100亿粒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能力,是目前西南地区产能最大的口服中药固体制剂生产基地。高规格、数字化的现代中药生产基地,不仅实现了中药制剂生产节本增效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其形成的现代中药生产示范平台,也进一步促进了中药产业转型升级。

承载着厚重的中医药历史,融合了数字化、智能化基因,国药同济堂已成为集种植、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中成药生产企业,是贵州省“智能制造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共有成药、配方颗粒、饮片、大健康食品(含保健食品)等共计十余条生产线,并在全省建有淫羊藿、何首乌、钩藤、太子参等近万亩高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

数字化转型、道地药材等多元优势推动着老字号立足贵州、创新突破。2018年,国药同济堂建设了贵州省首家“共享中药·智能煎煮配送服务中心”,打造系统审方、科学煎煮、配送到家的“一站式”服务流程。煎药中心运行4年来,处方量已上升至每天300多张,与省内两家中医三甲医院进行合作,为2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供代煎服务,在打通中医药全产业链“最后一公里”的同时,让中医药服务更加贴近大众、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