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阳 刘蓝婴)近日,记者走进威宁自治县双龙镇凉山社区,沿着产业路行至坡顶,地里的马铃薯像绿色地毯,漫山遍野铺开。
虎遵广站在地头,身旁立着写有“2022年威宁自治县粮油生产综合示范样板点”的展示牌。
虎遵广是贵州众果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也是这片样板点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威宁素有“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的美誉,近年来由于省外马铃薯产区竞争越来越大,品种单一的威宁马铃薯种植效益一度出现下滑。为助力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今年1月,威宁组建成立贵州众果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在省、市、县级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承担示范样板点的建设任务。
样板点建设重点在于科学化、机械化、现代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威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推进马铃薯品种改良和示范种植。
样板点核心面积700亩,主要种植马铃薯威芋7号、米拉洋芋、百粉果等威宁本地优良品种,解决品种单一、老化等问题。并通过合理密植、机械化种植、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等方式实现科学、规范种植管理,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0%以上,单产高于相同地块前3年平均水平10%以上的生产目标。
“今年3月初开始种植,共12个品种,播的是马铃薯原种,种出来是一级种,品相和产量都可观。第一批在8月初采收,预计亩产量在6000斤左右。”虎遵广透露,由于示范点的种薯长势良好,7月初县里还专门组织了一支100余人的农技专家团前来观摩考察。
示范基地在良种加持的同时,还使用残膜收除机、拌种机、液压翻转犁、旋耕机、多功能播种机、植保无人机、马铃薯收获机等设备,实现马铃薯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生产,重点解决品种水肥利用率低效、病害问题突发和种植成本过高而导致生产效益不佳等问题。
“通过合理密植,每亩从传统的2800株增加到4000株,出苗率达90%以上。最大的改变是减少了用工成本,使用1台播种机一天可种25亩地,相比以前5个人一天只能种2亩地,效率大大提升。”虎遵广坦言,种植端压缩成本、提质增效,可逐步提升威宁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
贵州众果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是3家公司共同组建的国有控股公司,主要以农业机械服务、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主,配套开展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业务。公司原有的技术团队从2013年开始就对本土优势农作物机械化种植进行科研试验和探索,目前拥有大、中、小型农业机具50余台套,已在石门、中水、双龙、雪山、小海等乡镇推广应用。
凉山社区是威宁推行马铃薯品种改良和示范种植的样板。虎遵广表示,马铃薯产业是威宁的特色优势产业,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抓手。未来,该公司将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引导和鼓励产业持续转型升级,推进本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