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六枝特区落别乡传统布依族村落牛角村,和所有布依族女孩一样,从小就跟着家里的长辈学习刺绣和蜡染技艺。通过多年的练习,这项技艺我已非常熟练,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014年,为了让布依族的工艺品被更多人看见,时任牛角村妇女主任的我,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六枝特区合怡兴民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蜡染、刺绣、民族服装等工艺品制作销售,及现代服饰加工、传统手工技艺培训等。合作社创办以来,通过技艺入股分红、技艺培训促就业等方式,先后带动周边900余人增收。
平台有了,但产品设计还需有足够的吸引力。在有关部门推荐下,我先后前往上海大学、东华大学等高校进修,拓宽视野,提升技艺。通过进修学习,一块块承载着美好祝福的斗纹布,在我手里多了灵动,也有了“新模样”。
如今,在我们合怡兴民族手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纺纱、蜡染、织布区等分隔有序,在成品展示区,工艺品、民族服装、挎包等各式各样的织锦和蜡染成品摆放得满满当当,其中有不少融入现代元素的民族“时尚单品”。
合作社门口的模特架上,2套斗纹布结合流苏、千鸟格等元素的女裙和挎包,是吸引游客目光最多的工艺品。2019年,我带着这2套服饰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获得众多的关注与好评,能将传统民族技带出深山,我感到很自豪。
高兴之余,斗纹布技艺面临失传的问题又摆在我面前。由于斗纹布传承人大部分是80岁以上的老人,掌握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寥寥无几,急需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带着问题,我走进六枝特区多所学校。通过传授刺绣和蜡染传统技艺,不仅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上播下了民族文化的种子,也为技艺传承铺平了道路。很多学生都在学习中对刺绣和蜡染产生了兴趣,甚至寒暑假还主动来我们合作社学习。
2021年,“布依族斗纹布纺织技艺”入选六盘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政府的进一步支持,我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面临失传的斗纹布技艺有救了,技艺传承的路子也将越来越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耀元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