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曦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8月1日,人民军队迎来95岁生日,在中国工农红军战斗过、流血牺牲过的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隆重召开。
这场由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支持,政协贵州省委员会主办的专题研讨会,是首次高规格、大规模、广范围对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开展研讨,汇聚了全国众多党史、军史专家等参加,取得了丰硕成果,达成了广泛共识。
这是一次铭记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历史的庄严仪式——
88年前,困牛山战火连绵、硝烟弥漫。
1934年10月,红六军团第52团为掩护主力转移,把敌军引向困牛山,面对汹涌而来的强敌和被胁持在前面挡枪弹的百姓,红军战士宁死不伤群众、宁死不做俘虏,毅然集体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赞歌。
88年过去,困牛山山河无恙、浩气长存。
专题研讨会前,与会嘉宾来到困牛山红军壮举纪念碑前,深切缅怀跳崖红军先烈,把最深情的思念和最崇高的敬意寄托在八月的鲜花中,告慰英烈山河盛世如您所愿、山河盛世我辈未负。
专题研讨会上,与会领导专家学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深情回顾困牛山战斗光荣而悲壮的历史,深刻阐释困牛山战斗和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教育意义。
“困牛山战斗,完成了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探路的战略任务,实现了掩护中央红军长征的战略策应目的,圆满完成了红军长征的战略任务,在维护全党和红军团结统一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全国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原上将副参谋长戚建国指出,困牛山红军壮士听党指挥的忠诚品质,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不负人民的爱民情怀,是伟大建党精神、伟大的红军精神和长征精神的重要体现。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叶小文认为,人民英雄创造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新的历史,也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浴火重生的新的文化。我们要传承弘扬革命文化,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这是一次对困牛山红军跳崖千古壮举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我们已收集考证红52团人员名单78人,发现虎井沟红军跳崖遗址、黄泥桥、田海清坟等遗址遗迹11处,收集红军用过的军号、机枪、军刀、步枪、水壶等遗物70余件……”石阡县委书记田运栋在研讨会上发言时,介绍了当地在各方帮助下挖掘研究困牛山战斗史实最新进展。
这些成果,应用到了新建成的困牛山红军壮举展陈中心,向与会嘉宾全景展现了这段史实。
一大批关于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的高质量论文,也在这次研讨会上汇聚。
“会前我们面向全国军史、党史研究专家广泛征集论文,共征集到30多篇,其中27篇入选《“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覃爱华告诉记者,这些论文水平较高,下一步将充分运用好论文成果,进一步做好困牛山战斗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和史料挖掘研究等工作。
这是一次推动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深入挖掘研究的再出发——
专题研讨会的召开,汇聚了众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要积极推动“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进机关、进学校、进教材、进军营、进社区,推出一批真实反映历史原貌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开展一系列专题宣传报道,组织一系列缅怀活动,努力把困牛山战斗遗址打造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家从不同角度对困牛山战斗遗址保护利用和宣传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专题研讨会的召开,坚定了进一步做好挖掘研究工作的信念信心。
在挖掘和宣传困牛山红军跳崖壮举史实道路上奔波了21年的石阡县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杨又铸十分欣慰,沉寂了88年的英雄的困牛山,终于走出了石阡、走向了全国。“这次专题研讨会,将是困牛山壮举史料挖掘和宣传之路上的一个新起点。”
“通过这次研讨会,更加清晰了困牛山战斗的历史原貌,丰富了贵州党史研究成果,促进了党史部门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告慰红军先烈最好的方式。”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杜丹表示。
“我们将深入挖掘长征资源文化和困牛山战斗各类史料,坚决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战斗遗址和各类革命文物,把红军在铜仁的故事世世代代讲下去、传下去,把困牛山的英雄壮举世世代代讲下去、传下去,永远鼓舞和激励黔东儿女克难攻坚、奋勇前进。”铜仁市委书记李作勋说。